凱基證券號召同仁助弱勢 為身障院生改善生活環境

凱基證券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積極投入社會公益,鼓勵同仁響應凱基慈善基金會各項志工活動,不僅連11年推動「華光基金會」愛心麵包公益認購,今年更號召同仁前往新竹華光智能發展中心擔任環境改善大使,協助身心障礙院生整理生活環境,以實際行動展現社會關懷,帶動社會良善互助的正向能量。

凱基慈善基金會執行長曾錦隆表示,一件有意義的事有很多面向,凱基證券同仁多年來支持認購華光基金會的愛心麵包,這份心意不僅支持身心障礙者就業,更建立深厚情誼,而每個月認購的愛心麵包,還有同仁熱心轉捐贈給其他弱勢團體,更讓一份善舉變成兩件美事。

此次幫助弱勢改善生活環境的志工活動,經過將近一個月的精心規劃,終於圓滿完成。凱基證券同仁與華光基金會的身心障礙院生共同捲起袖子,清洗窗戶、窗簾及地板,並重新進行油漆作業,讓生活環境煥然一新,參與活動的同仁表示,能夠有機會協助身心障礙者打造一個舒適的學習與訓練空間,感到非常開心且意義非凡,也加深彼此間的互助與關懷。

華光基金會執行長彭淑萍對凱基證券的長期支持表達深切感謝,從認購愛心麵包到志工活動參與,每一份心意都成為推動院生穩定生活的重要力量。華光機構因腹地廣大,日常維護工作繁重,加上地處山區,人力資源相對短缺,凱基證券伸出的援手提供了最實際的協助,更為身心障礙者帶來更多互動機會。

凱基證券致力支持身心障礙者融入職場,攜手多家社福團體,透過各項公益活動,持續朝向「與弱勢共好」的目標,為社會創造美好的富足未來。

認購 凱基證

延伸閱讀

捐江賢二藝術園區5千萬...錢匯基金會 台東縣文化處:依法行政

影/腦麻兒曾獲總統教育獎 今年國中畢業獲縣長獎:投入身障體育

人氣餐包一顆才4塊錢! 中壢低調到不行的人人麵包專業烘焙工廠 晚來就搶不到啦

凱基人壽無障礙環境 獲五星級認證

相關新聞

洛杉磯暴動衝擊股市?伊森:全球第4大經濟體、10%勞動力不可能沒影響

美國加州反對逮捕非法移民的示威行動持續升溫,洛杉磯街頭爆發激烈衝突,宛如戰場,如今抗議行動一路延燒至600公里外的舊金山,已有超過150人被捕。 美國當局近日在加州大規模掃蕩無證移民,引發洛杉磯民眾抗議,川普日前出動2000名國民兵平亂後,迅速升級成縱火等暴力事件,今天他又派出700名陸戰隊進駐,然而這樣的動亂或是驅逐非法移民的事件,是否跟全球市場,或著更精確說美國就業市場毫無關聯呢?今天伊森想從這個動亂事件切入,討論可能對就業市場的影響。 首先,從上圖出發,我們可以看到加州有33.3%的勞動力是外國出生的移民,這個數字幾乎是全美平均18.6%的兩倍。而自2022年以來的新移民占2.3%。

90天關稅倒數 科技股將引領美股復甦

美國總統川普點燃關稅戰以後,企業獲利預估下修,但4月9日宣布暫緩關稅90天,市場逐漸回暖。隨著暫緩關稅的期限將至,目前僅...

台股下挫182點收22,287點 台積電跌15元收1,045元

台積電(2330)12日除息交易,出乎預期未見秒填息,拖累台股開低震盪,早盤以22,362.67點開出,終場收22,28...

台積電除息行情失靈 台股盤中跌200點失守22300點

台股日前強勢補漲,今天隨美股下跌走弱,台積電今天股價呈現貼息,一度下挫15元,拖累台股跌逾200點,最低達22253.6...

台股早盤挫逾200點 台積電除息開低5元

台股12日開盤指數下跌107.43點,開盤指數為22,362.67點,早盤挫逾200點,來到22,253.64點。台積電...

全職交易者反而要少關注新聞?過來人曝經驗:保持專注並有效避免虧損

我提到這個問題,是因為我見過太多交易者辭掉正規工作,投入我所謂的「CNBC 程序」。 他們感到興奮,因為從此可以全職交易,擺脫過去只能透過 iPhone 獲取報價、在會議空檔偷偷交易的狀況,並且在市場收盤後才能聽到重要新聞。 然而,當他們開始全職交易後,做的卻是把電視放在電腦旁,打開CNBC,貼在螢幕前尋找交易機會。 CNBC 的目的是為觀眾提供足夠的娛樂,讓他們能夠長時間收看,從而提高廣告收入。這一點非常簡單明瞭。 觀賞 CNBC 節目固然有趣,當事情變得嚴肅時,它的報導也很到位。 我從馬克.海恩斯(Mark Haines)那裡得知 911 事件的即時進展,雖然我曾經轉到其他頻道,但最終還是選擇停留在 CNBC,因為他們的報導毫無疑問是最好的。 誰能忘記瑪麗亞.巴蒂羅姆(Maria Bartiromo)在第一棟建築倒塌後的報導,她全身沾滿灰泥,現場情況十分緊急。這是一場令人揪心的經歷,記者和電視台都做得非常出色。 然而,對於全職交易者來說,這樣的行為往往會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影響他們的交易表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