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更新!大罷免案立委「十大聲量榜」 換3人進榜

iPhone無法安裝App原因「藏一警訊」!Apple官網教5招解決

學界AI人才大流失 美博士生進企業年薪是指導教授5倍

Don't sell in May!現在到年底印度漲逾一成可期

時序來到5月,投資老手常言道「sell in May,and go away!」5月賣股、10月再進場這句話是投資界的老生常談,不過市場表現好像不盡如此,根據群益投信統計資料顯示,2000年以來每年從5月到年底的全球主要股市平均表現,整體來看,新興股市表現優於成熟股市,其中印度5月到年底平均漲幅14.86%最值得投資人留意。

市場法人表示,印度可掌握下半年消費旺季以及企業財報成長的投資契機上再攻一成,因此建議投資人不妨適度布局印度相關基金,把握投資契機。

群益投信印度研究團隊表示,統計2000年以來,每年5月到年底全球主要股市平均表現,前十名中以印度14.68%漲幅表現最佳,其次為巴西9.15%,其他依序為印尼7.8%、墨西哥6.66%、NASDAQ指數6.63%、費半5.77%、紐西蘭5.55%、泰國5.08%、菲律賓5.06%、道瓊4.95%%;整體來看,新興市場表現優於成熟市場,平均漲幅也都有5%以上的好表現,因此投資人Don't sell in May!反而可以擇優布局以印度為首的相關基金。

群益印美戰略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向思穎指出,川普對等關稅公布以來,印度股市上漲6.15%居全球股市前五名,展現內需型市場優勢,且貿易戰催化供應鏈布局速度,印度生產活動更是創下近月最佳表現,且自印度央行2月初首度降息開啟寬鬆循環、放寬信貸管制、提高所得稅免稅門檻以及外資轉賣為買後,近期大中小型股普遍反彈上揚。

此外,現階段內外資也持續買超印度股市,由於美國關稅政策對印度影響較小,加上經濟維持強韌、貨幣政策轉為寬鬆,預計外資將重新進駐,對印度股市形成新的資金動能。整體而言,印度通膨尚屬可控,預期印度央行未來持續寬鬆的方向不變,股市多頭格局可望持續。

全球股市2000年以來,5月到年底平均表現(資料來源:CMoney)
全球股市2000年以來,5月到年底平均表現(資料來源:CMoney)

新興市場 貿易戰

延伸閱讀

印巴延長停火至18日 印度繼續暫停執行水資源條約

敦促蘋果增加美國生產 川普:不希望庫克去印度建廠

鴻海設半導體廠 印度准了

5月到年底主要股市平均表現 群益統計:印度上漲14%最佳

相關新聞

關稅之亂台股能躲過?專家點4概念股、11檔股票要遭殃:但台積電、鴻海擬受惠

本周,將是關稅大限的關鍵期間,上周末相信投資人都有看到新聞討論美國主要貿易夥伴正在衝刺尋求與美國的貿易協議或遊說來爭取更多時間,而財政部長貝森特也表示,未能在截止日期前達成協議的國家將可以選擇延長三週進行談判,前提是要有「誠意」。 目前最新的進度來看,川普將於週一開始向12至15個貿易夥伴發出關稅函,同時暗示一些協議也即將達成,但究竟本次關稅大戲台灣會受到什麼影響?劇本又會有哪幾種?誰受惠誰受害呢?會影響到下半年的台股行情嗎?今天一次搞明白。

台幣創高恐也是股市高點?股添樂解析下半年四大變數:川普關稅、外資動向、AI高估值全揭露

知名財經頻道「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於最新節目中,針對台幣匯率、台股走勢、產業結構及國際政經局勢做出細緻解析。他指出,近期市場高度關注新台幣升值,提醒「台幣高點也可能是台股高點」,並點出出口、外資、關稅

美對等關稅掀牌時刻到了 台股推演稅率三情境

對等關稅豁免期即將結束,牽動台股本周走勢。法人指出,美國對台灣課徵對等關稅的稅率很有可能介於10%至20%,有利台股本周...

川普猛攻怎麼辦?鮑爾「四大守則」扛壓力…聯準會主席的冷靜應對策略曝光

當央行不還手:鮑爾如何對抗川普炮火 隨著川普的砲火攻擊變得愈來愈猛烈,在公開場合,鮑爾開始依循幾個不成文的規定: 守則一:不談論川普 第一個守則常引來旁人乾笑、面面相覷以及尷尬的沉默

盤點今年股市大漲國家 謝金河指和一產業有關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實施對等關稅等的影響,今年世界各國股票市場波動很大,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指出,上半年最亮眼的市場在...

美債殖利率創新低...聯準會仍觀察 專家:估9月降息1碼、川普埋債市隱憂

美債殖利率創6月新低 昨天美債的重點: 1、長債殖利率小跌,月底行情撐盤 2、聯準會兩位大佬Bostic和Goolsbee出來喊話 3、川普的「大而美法案」有新進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