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偉哲七股西寮勘災 受災戶陳情竟遭阻「連問問題的資格都沒有嗎」

吃優格幫腸道養好菌 營養師提醒乳製品發酵食物最怕添加1物

CNN點名台灣遠洋漁船虐待移工!被迫「牙籤剔骨」慘況曝

聯邦投信統計:總統就職滿周年 台股慶祝行情機率高

聯邦投信統計,自2004年起,台股在歷屆總統就職後的一年、兩年乃至三年內,經常展現穩健上揚的態勢,顯示政治穩定與新政策逐步到位有助於強化市場信心,圖為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曾原信攝影
聯邦投信統計,自2004年起,台股在歷屆總統就職後的一年、兩年乃至三年內,經常展現穩健上揚的態勢,顯示政治穩定與新政策逐步到位有助於強化市場信心,圖為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曾原信攝影

美中關稅戰休兵90天,市場避險情緒迅速降溫,資金積極回補股市。台股在國際資金與基本面共振下,投資氣氛顯著回溫。回顧歷史經驗,類似的樂觀情緒其實並非首次出現。

聯邦投信統計,自2004年起,台股在歷屆總統就職後的一年、兩年乃至三年內,經常展現穩健上揚的態勢,顯示政治穩定與新政策逐步到位有助於強化市場信心。只有2008年因全球金融海嘯造成少數例外,其餘時期的中長期報酬皆相當亮眼。

聯邦投信統計,根據台灣50權重上限30%指數統計資料,自總統就職日起計算,三年後平均漲幅超過四成,不僅反映出台灣經濟結構的韌性,也驗證市值型ETF作為長期投資核心資產的表現潛力。

以聯邦台灣精彩50(0050) (009804)為例,便是結合大型權值股核心優勢與風險平衡機制的代表。聯邦投信解釋,009804追蹤「台灣50權重上限30%指數」,涵蓋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鴻海(2317)等台灣經濟命脈產業,並囊括電子、金融、傳產龍頭公司,同時限制單一持股權重不超過30%,有效降低持股集中風險,提升穩健性。

聯邦投信表示,市值型ETF的核心價值,在於高度透明、緊貼市場脈動,且具備與台灣整體經濟成長同步的潛力。009804提供與台灣50(0050)完全相同的持股成分,但更有效率的權重配置方式,讓投資人可以在分散風險的同時,仍參與龍頭企業長期成長紅利,特別適合退休族或採用定期定額策略的小資族長期配置。

台股

延伸閱讀

美中休兵 台股限空令可解?金管會說要看四關鍵

台股防禦性族群撐盤 00907聚焦金融傳產股受惠

民眾黨團轟賴總統帶頭炒房 8年25萬戶社宅連灌水都不會

台股上漲200點收21,330點 台積電上漲12元收969元

相關新聞

1字頭中鋼真香?老牛曝妻一套7年:投資前提是獲利穩、隔壁台電虧4千億

最近不少朋友在問:「老牛,中鋼跌到1字頭了,這種價位能不能撿?」看到有人說:「買來等個十年,一定會回來!」也有人無情回擊:「這是紀念品概念股,不如買0050」。老牛想說,這句話酸度很高,不過……還真不無道理,因為我還曾社群上分享過。 我曾在第二本著作中提到「定存股1.0」的概念,過去國營事業對國家經濟有穩定作用,常被當作政策工具,肩負政策性任務,大眾也普遍認為有政府當靠山,就「不會倒」。 但投資人常忽略一點:「定存股的關鍵,是獲利要穩定」看看隔壁棚的台電,累計虧損已破4千億,國營企業不等於獲利保證,中鋼也一樣。

台灣關稅20%以內不是不可能!伊森提「5籌碼」:食安和能源打包談判

距離 8 月 1 日「川老大關稅倒數」只剩最後幾圈,眼前這場台美談判早就不是單純比價碼,而是用稅率當籌碼的一盤多邊賽,伊森一直在思考該如何看待這輪談判台灣與美國的關係,今天我們想梳理一下看法,並跟讀者分享。

AI 多頭再起!輝達市值突破4兆美元 台光電、台達電齊創新天價

輝達(NVIDIA)市值突破4兆美元大關,激勵那斯達克指數昨夜再創歷史新高,帶動台股輝達概念股及AI族群士氣大幅提升。台...

美債標售結果優於預期...債蛙終於要解套了?專家:聯準會官員看法分歧

10年期美債標售結果優於預期,市場怎麼解讀下一步? 美國10年期公債標售結果強勁,提振市場信心,使投資人對美國赤字擴大可能影響融資的擔憂暫時緩解,美債市場應聲反彈,終結連五日的跌勢。 各天期美債價格全面走高(殖利率下滑),10年期殖利率下滑約6bp至4.34%。 此次順利的390億美元10年期公債標售被市場視為利多,帶動買盤擴大。 接著來分析這次標售結果的細節。

押寶台積電6月營收樂觀「買盤進場」 台指期夜盤衝22,500

台指期夜盤9日開盤後,雖市場靜待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通知,但在美股電子盤反彈中,以22,438點、上漲4點開出,一度回測2...

台灣關稅恐達25-32%!專家分析:大罷免之前、有些條件政府絕對不會妥協

台灣的關稅到底會落在什麼區間?首先,有看到坊間說法認為台灣沒有出現在昨(7)日第一批通知的對象國家當中,應該是跟歐盟一樣接近達成貿易框架協議的狀態,因此美國暫時不寄送關稅通知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