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真的會爆!漢光演習淡水河阻絕設施 軍方規畫爆破演練

因「削凱子」淡出螢光幕...又被前男友控詐財420萬 薛楷莉出庭稱「遭陷害」

獨/藍營放行!特別條例補助台電千億 加普發現金周五拚三讀

大摩:AI需求超過資料中心容量 按讚台積電等四大台廠

AI晶片示意圖。圖/ingimage
AI晶片示意圖。圖/ingimage

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在最新釋出的「人工智慧(AI)供應鏈」產業報告中指出,隨Meta等上調資本支出,預估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業者今年資本支出將達3,250億美元。在台廠中,大摩看好台積電(2330)、京元電(2449)、聯發科(2454)及世芯-KY(3661),均給予「優於大盤」評級。

大摩指出,Meta最近在財報後宣布,將資本支出調高到640-720億美元。微軟則將更多資本支出轉到伺服器方面,近期資本支出將有一半撥到短期資產,例如中央處理器(CPU)/繪圖處理器(GPU)伺服器,而非長期資產(如建築物、土地)。

大摩指出,依據Google、微軟及Meta,雲端/AI客戶需求持續超過資料中心容量,這對AI伺服器晶片需求是利多。在總資本支出3,250億元中,如果以50%作為AI伺服器市場估值,估計今年總市場規模可達1,600億美元。問題在於,亞洲的半導體/硬體供應鏈可以及時滿足這個強勁的需求嗎?

大摩指出,由於GB200 NVL72伺服器機櫃組裝問題,估計只能生產5,000至1萬台,今年上半年只能滿足150-300億美元的AI資本支出。GB300 NVL72伺服器重新採用GB200 的Bianca架構,應有助於提升生產速度。由於台積電的CoWoS-L訂單仍未改變,大摩預估Blackwell晶片今年可望生產至少500萬顆。

根據大摩最新掌握的供應鏈訊息,聯發科正為Google打造3奈米張量處理單元(TPU)、預計7月送交製造;世芯-KY替亞馬遜AWS開發的3奈米專案如期進行量產準備;聯發科、輝達合作的WoA AI 個人電腦(PC)晶片可能趕不上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展期,預計延後至明年年初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ES)發表。

由於AI資本支出維持強勁,台積電重新成為大摩在亞太半導體股的首選個股。大摩同樣看好聯發科及世芯-KY,但預期AI特殊應用IC(ASIC)仍面臨挑戰,京元電則可望受惠於B30晶片測試。不過,大摩對信驊(5274)維持中立,要等到雲端資本支出年增率到今年第4季/明年第1季年增率落底。

AI 大摩 資本支出

延伸閱讀

台積電新鮮人「起薪6萬」怎衝到年薪300萬? 內行曝1制度最猛

台達電出貨熱 大摩喊440元

大摩看電源供應器首選台達電 評等「優於大盤」

合作大陸審查台港貼文?台用戶嚇壞紛跳槽 Meta罕見大動作澄清

相關新聞

台灣關稅恐達25-32%!專家分析:大罷免之前、有些條件政府絕對不會妥協

台灣的關稅到底會落在什麼區間?首先,有看到坊間說法認為台灣沒有出現在昨(7)日第一批通知的對象國家當中,應該是跟歐盟一樣接近達成貿易框架協議的狀態,因此美國暫時不寄送關稅通知書。

關稅之亂台股能躲過?專家點4概念股、11檔股票要遭殃:但台積電、鴻海擬受惠

本周,將是關稅大限的關鍵期間,上周末相信投資人都有看到新聞討論美國主要貿易夥伴正在衝刺尋求與美國的貿易協議或遊說來爭取更多時間,而財政部長貝森特也表示,未能在截止日期前達成協議的國家將可以選擇延長三週進行談判,前提是要有「誠意」。 目前最新的進度來看,川普將於週一開始向12至15個貿易夥伴發出關稅函,同時暗示一些協議也即將達成,但究竟本次關稅大戲台灣會受到什麼影響?劇本又會有哪幾種?誰受惠誰受害呢?會影響到下半年的台股行情嗎?今天一次搞明白。

台幣創高恐也是股市高點?股添樂解析下半年四大變數:川普關稅、外資動向、AI高估值全揭露

知名財經頻道「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於最新節目中,針對台幣匯率、台股走勢、產業結構及國際政經局勢做出細緻解析。他指出,近期市場高度關注新台幣升值,提醒「台幣高點也可能是台股高點」,並點出出口、外資、關稅

美對等關稅掀牌時刻到了 台股推演稅率三情境

對等關稅豁免期即將結束,牽動台股本周走勢。法人指出,美國對台灣課徵對等關稅的稅率很有可能介於10%至20%,有利台股本周...

川普猛攻怎麼辦?鮑爾「四大守則」扛壓力…聯準會主席的冷靜應對策略曝光

當央行不還手:鮑爾如何對抗川普炮火 隨著川普的砲火攻擊變得愈來愈猛烈,在公開場合,鮑爾開始依循幾個不成文的規定: 守則一:不談論川普 第一個守則常引來旁人乾笑、面面相覷以及尷尬的沉默

盤點今年股市大漲國家 謝金河指和一產業有關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實施對等關稅等的影響,今年世界各國股票市場波動很大,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指出,上半年最亮眼的市場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