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股小跌23點收22,049點 台積電下跌5元收1,025元

藍心湄下載「實用APP」淚曝手機全中毒 釣出一大堆受害者:我也是

以伊持續互轟:川普還有招可以降溫局勢嗎?

台股氣盛 外資大買387億…指數帶量勁揚收20,787點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股昨(2)日多頭士氣如虹,在外資大舉買超387.7億元及各方買盤匯聚下,終場大漲552點,收20,787點,再攀本波反彈以來高峰,成交量3,395億元,重返3,000億元以上。

台股周線大漲914點,漲幅4.6%,連二周強彈。

台股2日觀盤重點
台股2日觀盤重點

隨美中關稅議題傳出正面進展,加上美科技股財報優於預期、台股五一休市期間台積電ADR累積大漲5%,台股指數昨天開盤即大漲299點,電金權值股領軍衝鋒,尤以台積電(2330)大漲42元、收在950元最受矚目,市場普遍預期台積電近期有機會重返1,000元大關。

族群中,重電能源、BBU、伺服器、散裝航運、營建等多點開花;13檔千金股漲多跌少,其中以世芯-KY漲8.2%最亮眼。

昨天三大法人共計買超台股385.8億元,其中外資大舉買超387.7億元,由賣轉買;投信買超8.6億元,由賣轉買;自營商賣超10.5億元,連四賣、累計賣超99.5億元。

八大公股行庫則逢高調節56.2億元;市場主力、實戶群也進場搶買包括中信金、鴻海、台積電等電金指標股。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稍早台積電法說對半導體看法、營收、產業前景都維持原來預估,川普政策不確定性最壞狀況已過去,現在要從長線保護短線布局。

回顧4月的壞消息已是「恐懼的總和」,推估4月9日的17,306點,已是今年的低點。

接下來5月、6月的利多題材,包括各國與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談判將日漸明朗、美中談判也出現轉機,台股進入股東會旺季。

儘管美國公布首季GDP為負0.3%,但Fed即將在6月降息的預期,仍推動美股上揚。而新台幣近期持續升值,初期對股市有利,但第2季財報公布時,則要觀察匯損對企業的影響。

展望後市,綜合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投信台股研究團隊看法,在對等關稅與川普後續作為仍有不確定性之下,評價面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壓抑;現階段消息仍是左右市場的關鍵因素。

後續須觀察本月7日Fed召開的FOMC會議,留意此次會議的風向是否如市場預期6月將降息;7日美國半導體貿易徵求意見截止收件,關注半導體及資通訊商品關稅是否得到豁免;以及美中關稅協議進展、美國超級財報周與台股上市櫃公司首季財報陸續公布情形等。

關稅 台股指數 台積電

延伸閱讀

「他們活該!」川普再槓美國一流學府 取消哈佛大學免稅地位

大學畢典也不放過…川普宣揚百日政績 炫耀科技大亨「拍我馬屁」

中研院調查:川普執政6成民眾憂美中協議損台

川普再出手!削減資助美公共媒體PBS及NPR 控報導存在「偏見」

相關新聞

中東衝突 台股備戰三情境 大盤將於年線上下區間震盪

台股面臨中東緊張情勢升溫、短線漲多、新台幣強升等三大考驗,加權指數承壓備戰。法人周末緊急針對以伊戰爭沙盤推演三情境,在局...

洛杉磯暴動衝擊股市?伊森:全球第4大經濟體、10%勞動力不可能沒影響

美國加州反對逮捕非法移民的示威行動持續升溫,洛杉磯街頭爆發激烈衝突,宛如戰場,如今抗議行動一路延燒至600公里外的舊金山,已有超過150人被捕。 美國當局近日在加州大規模掃蕩無證移民,引發洛杉磯民眾抗議,川普日前出動2000名國民兵平亂後,迅速升級成縱火等暴力事件,今天他又派出700名陸戰隊進駐,然而這樣的動亂或是驅逐非法移民的事件,是否跟全球市場,或著更精確說美國就業市場毫無關聯呢?今天伊森想從這個動亂事件切入,討論可能對就業市場的影響。 首先,從上圖出發,我們可以看到加州有33.3%的勞動力是外國出生的移民,這個數字幾乎是全美平均18.6%的兩倍。而自2022年以來的新移民占2.3%。

90天關稅倒數 科技股將引領美股復甦

美國總統川普點燃關稅戰以後,企業獲利預估下修,但4月9日宣布暫緩關稅90天,市場逐漸回暖。隨著暫緩關稅的期限將至,目前僅...

台股下挫182點收22,287點 台積電跌15元收1,045元

台積電(2330)12日除息交易,出乎預期未見秒填息,拖累台股開低震盪,早盤以22,362.67點開出,終場收22,28...

台積電除息行情失靈 台股盤中跌200點失守22300點

台股日前強勢補漲,今天隨美股下跌走弱,台積電今天股價呈現貼息,一度下挫15元,拖累台股跌逾200點,最低達22253.6...

台股早盤挫逾200點 台積電除息開低5元

台股12日開盤指數下跌107.43點,開盤指數為22,362.67點,早盤挫逾200點,來到22,253.64點。台積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