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7人戲水1失蹤!屏東枋寮漁港溺水19歲高職生尋獲 已無生命徵象

榮光傳承!「職棒先生」長嶋茂雄與美國大聯盟的時代淵源

以色列伊朗最新戰況一次看! 川普:有時他們需要打一仗才能解決

台股四動能有助大盤向上攻堅 衝鋒2萬點大關

法人指出,台股本周可望受惠四大動能推升。圖/AI生成
法人指出,台股本周可望受惠四大動能推升。圖/AI生成

電子股重回主流、標普500率先回升至4月2日來的最高水平,法人指出,台股本周可望受惠四大動能推升,包括電子股重掌兵符、520行情發酵、美國聯準會(Fed)降息預期、籌碼乾淨,向上挑戰站穩2萬點大關。

法人分析,電子股是攸關台股指數表現的大勢族群,當美股及台股的電子股雙雙回到領漲格局,即有利多頭表現。美股方面,四大指數上周以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10.9%最強,其次是那斯達克指數漲6.7%,連動台指期夜盤上周五上漲179點收20,052點,台積電ADR上漲0.5%。尤其上周公布的Google財報佳,讓市場拉高對本周將公布財報公司蘋果、亞馬遜、微軟、Meta的期望,當中又以蘋果對台股科技股影響最大。

台股方面,上周已出現台積電(2330)為首的電子股領漲大盤,人工智慧(AI)伺服器概念股為主的零組件股指數更領漲電子股。電子股上周四及周五占大盤成交比重回到70%以上,資金回流電子權值股,可望帶動加權指數向上攻堅。

其次是520行情。總統賴清德就職將屆滿一周年,法人預期政府資金將偏多操作。除公股行庫外,還有8日宣布進場護盤的國安基金仍在場內,有利穩固投資人信心,進而吸引資金歸隊。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第三個動能是Fed的降息預期。雖然Fed主席鮑爾表示不急著降息,但有其他Fed官員釋出6月可能降息訊息,比市場預期更樂觀,預估有利資金動能。此外,Fed從4月起放緩縮表速度,市場解讀為小幅度降息。

第四是融資大減肥,籌碼乾淨回歸法人盤。證交所統計,集中市場融資餘額在7日、8日及9日三個交易日狂減750億元,這三個交易日也是史上融資減肥前三大紀錄,其後融資餘額仍持續下滑,25日已降至2,088.4億元波段低量,較3月底3,003.1億元大減914.7億元,減幅達30.4%。融資減幅遠多於大盤跌幅,散戶退場加上國安基金進場,將有助台股反彈力道。

此外,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進一步指出,上市櫃公司首季財報可望淡季不淡,加上輝達供應鏈第2季將大舉出貨、外資恢復買超、多檔重量級台股ETF將換成分股等因素,都有利台股短期多頭走勢,台股有望從低檔持續反彈,不過,仍須注意川普關稅不時干擾市場。

電子股 降息 台股指數

延伸閱讀

金融三業3月買股急縮五成 4月獲利、淨值不妙

聯準會放鴿…外資期貨淨空單減 台股站回月線、周線翻紅

國人減持非投等債基金 規模降至7,126億

原型ETF八強反攻尖兵 AI、半導體概念扮要角

相關新聞

中東衝突 台股備戰三情境 大盤將於年線上下區間震盪

台股面臨中東緊張情勢升溫、短線漲多、新台幣強升等三大考驗,加權指數承壓備戰。法人周末緊急針對以伊戰爭沙盤推演三情境,在局...

洛杉磯暴動衝擊股市?伊森:全球第4大經濟體、10%勞動力不可能沒影響

美國加州反對逮捕非法移民的示威行動持續升溫,洛杉磯街頭爆發激烈衝突,宛如戰場,如今抗議行動一路延燒至600公里外的舊金山,已有超過150人被捕。 美國當局近日在加州大規模掃蕩無證移民,引發洛杉磯民眾抗議,川普日前出動2000名國民兵平亂後,迅速升級成縱火等暴力事件,今天他又派出700名陸戰隊進駐,然而這樣的動亂或是驅逐非法移民的事件,是否跟全球市場,或著更精確說美國就業市場毫無關聯呢?今天伊森想從這個動亂事件切入,討論可能對就業市場的影響。 首先,從上圖出發,我們可以看到加州有33.3%的勞動力是外國出生的移民,這個數字幾乎是全美平均18.6%的兩倍。而自2022年以來的新移民占2.3%。

90天關稅倒數 科技股將引領美股復甦

美國總統川普點燃關稅戰以後,企業獲利預估下修,但4月9日宣布暫緩關稅90天,市場逐漸回暖。隨著暫緩關稅的期限將至,目前僅...

台股下挫182點收22,287點 台積電跌15元收1,045元

台積電(2330)12日除息交易,出乎預期未見秒填息,拖累台股開低震盪,早盤以22,362.67點開出,終場收22,28...

台積電除息行情失靈 台股盤中跌200點失守22300點

台股日前強勢補漲,今天隨美股下跌走弱,台積電今天股價呈現貼息,一度下挫15元,拖累台股跌逾200點,最低達22253.6...

台股早盤挫逾200點 台積電除息開低5元

台股12日開盤指數下跌107.43點,開盤指數為22,362.67點,早盤挫逾200點,來到22,253.64點。台積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