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跟進張博洋!台南市議員李宗霖宣布退黨:從台灣基進「畢業」

節目罵空軍前副司令「漢奸、台奸」 于北辰判賠6位數

誤認路人是通緝犯...三重警辣椒水噴眼、辱罵 遭判降2級改敘

台積電法說後首家外資狠砍目標價 驚見千元以下

台積電。美聯社
台積電。美聯社

台積電(2330)舉行法說後,共有八家外資法人快速出具最新報告,包括摩根士丹利(大摩)、大和資本、傑佛瑞證券等五家,目標價不變,仍看逾千元。不過高盛、美銀、道明等三家證券則下調目標價。

華爾街大型投行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雖維持台積電「持有(中立)」評級,但目標價由1,250元降至950元,是外資圈中,首度驚見目標價在千元以下的券商。

道明證券提醒,AI PC與行動裝置升級周期尚未啟動,需求動能仍待觀察。此外,雖然關稅目前尚未造成實質阻力,但需求波動風險存在。海外廠房擴張有助長期營運布局,卻將持續對毛利率與自由現金流帶來壓力。

綜合外資法人分析,展望台積電2025年,基本面業績穩健、AI動能強勁,而關稅成關鍵變數,下半年需求走勢與毛利表現仍需持續觀察。

台積電法說符合或多優於市場預期,包括最新出具分析報告的大摩、大和資本、傑佛瑞、高盛、美銀、瑞穗、滙豐等七家外資法人目標價均維持千元以上,且評等皆為「優於大盤」及「買進」。

其中,瑞穗、傑佛瑞、大和資本、大摩皆維持目標價,依序為1,360元、1,150元、1,200元、1,288元;高盛目標價由1,200元下修至1,190元、美銀從1,300元下調到1,250元。

綜合大摩、大和資本、傑佛瑞三家外資券商表示,台積電維持全年營收年增約20%的目標,並預期AI加速器收入將年增翻倍,AI半導體業務亦將維持40%至45%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然而,為因應潛在關稅衝擊,部分客戶提前拉貨,帶動上半年成長強勁、但下半年可能低於季節性表現。

另外,此季節性變化應屬異常的短期現象,且已反映於股價。台積電目前未觀察到訂單下修,但關稅政策變化仍可能於未來幾個月引發需求調整。

台積電2025年仍計劃將CoWoS產能擴至現有的二倍,不過相較三個月前,公司對下半年擴產計畫已趨保守,將原先月產能8萬片下調至7萬片。調整因素與客戶量產進度及生產問題有關,並非終端需求疲軟所致。

此外,據調查,台積電目前預期2026財年底CoWoS產能將達10萬至12萬片,並將於今年年中公布更新後的滾動預測。資本支出上,台積電重申2025年資本支出預算維持380至420億美元,反映對2026年營運展望的樂觀態度。但若關稅問題持續,投資影響將主要落於2026年。

關稅 外資 台積電

延伸閱讀

華為「白手套」爭議再起 台積電重申早已不再向華為出貨

台積電法說會後 陸行之拋出這個疑問

借中芯掛名出貨華為?台積電:2020就斷供貨 真相商務部非常清楚

中芯只是掛名?外媒爆華為AI處理器 全靠台積電

相關新聞

再加碼1張緯創!直雲曝自己「ALL IN不留現金」:沒有利空就要強力做多

緯創不漲停但漲不停,今天緯創突破平台整理區! 因為以伊戰爭大幅地降溫,帶動美股昨天開高走高,很多指數都已經逼近前高,加上聯準會也有釋出降息的訊號,氣氛可說是非常地好,台股還是會被美股影響,美股必須強勢! 今天台股表現也相當地不錯,尤其我們103元買的緯創今天更是一舉突破這波120元平台壓力。

打房未停...營建股續抱沒問題?股添樂「3點檢視」:六都台積宅建案保值

房市經歷2023年新青安政策推波助瀾,帶動一波熱潮,不僅房價齊漲,營建股股價也出現多年難得的大行情;然而進入2024年下半年,在央行第七波打炒房政策壓力下,營建股行情急轉直下。 股添樂在最新影片中指出,許多原本想賺價差的散戶被套牢,變成「只能領股息」,並分享他如何從宏觀趨勢與個別公司體質出發,評估營建股未來走勢。

台股回魂!以伊停戰激勵中小股紅通通 直雲:戰爭移雲消退ALL IN 00757

今天大中小型股都在漲!氣氛很好。 因為市場傳出以伊戰爭有停火的狀況,所以也讓今天的台股表現地方非常強勢,今天比較好的狀況是不管是大中小型股都有在漲,當然我們的股票今天也都是漲的。 今天有說要買欣興,我昨天有說9:30前可能會有大家腦衝狀況,所以才說要9:30整買,今天應該會買在113.5的價格,我認為這個價格仍然非常地可以,是未來容易賺錢的價格,我們抱好即可。

台積電(2330)貼息是下半年除息潮預兆?專家:大盤2萬4是今年難跨關卡

每年 6-8 月是台股所謂的除權息旺季,上市公司會將企業盈餘透過現金(股息)或股票(股利)的方式回饋股東。在除息日,個股將扣除現金配息的額度而股價下滑,也就是所謂的「蒸發」。差別就在於,若股價能順利完成填息,漲回除息前水位,那參與除權息的投資人就能既賺股息,又賺到價差。

打房不影響營建股?華固(2548)連2季虧損卻未跌!專家:北士科估3百億

儘管民眾普遍認為台灣房市「一房難求」、房價居高不下,但台股中營建類股的走勢卻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明顯轉弱。即使囤房稅2.0、信用管制與新青安等政策陸續上路,建案銷售乍看仍熱絡,實際卻已有中小建商出現資金斷鏈與倒閉現象,這恐怕結構性轉折的開始。 營建股本質:不是短期獲利產業,而是認列與週期性產業 投資營建股有別於一般製造業或科技股,主要因為其採「完工認列制」: 建案必須實際交屋後才能認列營收與獲利 單季虧損並不罕見,市場更重視的是建案入帳節奏與未來利潤率 以績優股華固(2548)為例,罕見十年來首度出現連續兩個季度虧損,但市場並未劇烈反應。因為只要預售表現與案源穩健,投資人仍能接受短線財報震盪,且2025年華固被視為輝達落腳北市科的大贏家,光是靠北市科的商辦案市場就預估將達300億。

中東情勢升溫…台股外部干擾短線有壓 法人建議保守因應

美軍轟炸伊朗核設施,拉高中東戰火緊張態勢,台股同步備戰。法人直言,隨著加權指數短線反彈告一段落,如今中東緊張局勢急速升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