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月營收月減11% 法人:不影響全年年增逾二成

台積電(2330)2月營收2,600億元,月減11.3%、年增43.1%,法人機構表示,主要是受到地震影響,第1季營收將趨近250~280億美元目標區的低標,扣除保險理賠後,地震損失約53億元,不過,不影響全年展望,全年營收將年增逾20%。
分析師指出,台積電在1月法說會原預估第1季美元營收250~258億美元,中間值季減4%,在新台幣兌美元32.8基礎上,新台幣營收將為8,200~8,462億美元,,不過,因1月國內經歷芮氏規模6.4地震,之後農曆春節期間又有多次相當規模的餘震,多次地震發生後有一定數量的生產中晶圓受到影響,因此,台積電第1季營收預期將較趨近250~258億美元低標,因此推估3月平均單月營收2,667~2,750億元,略高於2月。
雖地震初步估計將於第1季認列扣除保險理賠後的相關地震損失約新台幣53億元,儘管如此,全季毛利率仍預計介於57%~59%,營業利益率仍預計介於46.5%~48.5%間,預估每股獲利(EPS)13.2元。
法人機構表示,台積電過去追求全球化布局,如今為安全戰略考量轉為區域化,美國、日本、歐洲及中國大陸等各國政府都歡迎廠商前往當地設廠,一個全球化、有效率供應系統時代已經過去,全球化轉變為地區化,讓供應鏈管理益形重要,成本也會急速增加。台積電將與客戶緊密合作,降低風險。
現在台積電海外廠照進度進行中,雖拜登美國晶片法嚴格,但川普推翻晶片法,對台積電也不一定是負面。台積電雖然補助減少,可避免政府監管干預,靈活運用自有資金,保持競爭優勢。且先進製程在無其他替代晶圓代工廠的情況下,台積電可順利轉價增加的成本,降低成本壓力。
市場對AI基礎投資有疑慮,但AI是趨勢,台積電業績仍會向上,且憑技術領先及差異化,和AI 客戶訂單需求佳,廣泛客戶基礎的支持下,營運將優於產業平均,全年營收以美元計價將年增24~25%,外資、內資法人圈預估今年稅後EPS在57.8~60元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