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白鴿染黃?警涉當應召站皮條客 板橋2警遭搜索帶回約談

藍白拒出席!國安簡報堅持全程閉門 總統府:柯可以黃國昌不行?

不僅女大生…王文洋再爆包養人妻生娃 兩性專家2層面分析:不OK嗎?

台積電2月營收月減11% 法人:不影響全年年增逾二成

台積電。(路透)
台積電。(路透)

台積電(2330)2月營收2,600億元,月減11.3%、年增43.1%,法人機構表示,主要是受到地震影響,第1季營收將趨近250~280億美元目標區的低標,扣除保險理賠後,地震損失約53億元,不過,不影響全年展望,全年營收將年增逾20%。

分析師指出,台積電在1月法說會原預估第1季美元營收250~258億美元,中間值季減4%,在新台幣兌美元32.8基礎上,新台幣營收將為8,200~8,462億美元,,不過,因1月國內經歷芮氏規模6.4地震,之後農曆春節期間又有多次相當規模的餘震,多次地震發生後有一定數量的生產中晶圓受到影響,因此,台積電第1季營收預期將較趨近250~258億美元低標,因此推估3月平均單月營收2,667~2,750億元,略高於2月。

雖地震初步估計將於第1季認列扣除保險理賠後的相關地震損失約新台幣53億元,儘管如此,全季毛利率仍預計介於57%~59%,營業利益率仍預計介於46.5%~48.5%間,預估每股獲利(EPS)13.2元。

法人機構表示,台積電過去追求全球化布局,如今為安全戰略考量轉為區域化,美國、日本、歐洲及中國大陸等各國政府都歡迎廠商前往當地設廠,一個全球化、有效率供應系統時代已經過去,全球化轉變為地區化,讓供應鏈管理益形重要,成本也會急速增加。台積電將與客戶緊密合作,降低風險。

現在台積電海外廠照進度進行中,雖拜登美國晶片法嚴格,但川普推翻晶片法,對台積電也不一定是負面。台積電雖然補助減少,可避免政府監管干預,靈活運用自有資金,保持競爭優勢。且先進製程在無其他替代晶圓代工廠的情況下,台積電可順利轉價增加的成本,降低成本壓力。

市場對AI基礎投資有疑慮,但AI是趨勢,台積電業績仍會向上,且憑技術領先及差異化,和AI 客戶訂單需求佳,廣泛客戶基礎的支持下,營運將優於產業平均,全年營收以美元計價將年增24~25%,外資、內資法人圈預估今年稅後EPS在57.8~60元間。

營收 台積電

延伸閱讀

南華早報報導 川習傳最快4月會面

台積電2月營收月減11% 探五個月低點…仍為同期最佳

台積電失守千元大關 外資砍權王提款不手軟

Aletheia報告 台積2030在美產能占比衝三成

相關新聞

獨/國票金加碼熱戰開打!鋼鐵人將助陣耐斯 三發助旺旺

國票金加碼熱戰開打,鋼鐵人和地產大亨各有支持對象。台鋼集團和三發集團兩大南台灣知名集團出手加碼國票金持股,支持歸屬漸趨明...

中東衝突 台股備戰三情境 大盤將於年線上下區間震盪

台股面臨中東緊張情勢升溫、短線漲多、新台幣強升等三大考驗,加權指數承壓備戰。法人周末緊急針對以伊戰爭沙盤推演三情境,在局...

洛杉磯暴動衝擊股市?伊森:全球第4大經濟體、10%勞動力不可能沒影響

美國加州反對逮捕非法移民的示威行動持續升溫,洛杉磯街頭爆發激烈衝突,宛如戰場,如今抗議行動一路延燒至600公里外的舊金山,已有超過150人被捕。 美國當局近日在加州大規模掃蕩無證移民,引發洛杉磯民眾抗議,川普日前出動2000名國民兵平亂後,迅速升級成縱火等暴力事件,今天他又派出700名陸戰隊進駐,然而這樣的動亂或是驅逐非法移民的事件,是否跟全球市場,或著更精確說美國就業市場毫無關聯呢?今天伊森想從這個動亂事件切入,討論可能對就業市場的影響。 首先,從上圖出發,我們可以看到加州有33.3%的勞動力是外國出生的移民,這個數字幾乎是全美平均18.6%的兩倍。而自2022年以來的新移民占2.3%。

90天關稅倒數 科技股將引領美股復甦

美國總統川普點燃關稅戰以後,企業獲利預估下修,但4月9日宣布暫緩關稅90天,市場逐漸回暖。隨著暫緩關稅的期限將至,目前僅...

台股下挫182點收22,287點 台積電跌15元收1,045元

台積電(2330)12日除息交易,出乎預期未見秒填息,拖累台股開低震盪,早盤以22,362.67點開出,終場收22,28...

台積電除息行情失靈 台股盤中跌200點失守22300點

台股日前強勢補漲,今天隨美股下跌走弱,台積電今天股價呈現貼息,一度下挫15元,拖累台股跌逾200點,最低達22253.6...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