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院長去年猝逝…高雄62年老牌醫院將熄燈 衛生局回應了

美股殺不停!道瓊早盤跌逾400點 NVIDIA「死叉」後續挫

逾30年前與15歲少年生下孩子 冰島兒童部長在消息曝光後辭職

MSCI台股權重有望調高 台光電、祥碩等有機會入選

MSCI(明晟)最新季度調整,預計將在台北時間2月12日凌晨公布結果,並於2月27日尾盤生效。圖/AI生成
MSCI(明晟)最新季度調整,預計將在台北時間2月12日凌晨公布結果,並於2月27日尾盤生效。圖/AI生成

MSCI(明晟)最新季度調整,預計將在台北時間2月12日凌晨公布結果,並於2月27日尾盤生效。其中,統一、台新、兆豐國際等三大投顧依據最近一季台股表現、個股市值排名變動等關鍵因素,多看好台股此次權重有望調高,台光電(2383)、祥碩(5269)、來億-KY、貿聯-KY(3665)、嘉澤(3533)、川湖(2059)、上銀(2049)等七檔有機會獲選為成分股

兆豐國際投顧認為,自上次MSCI宣布季度權重調整以來,台股市值占亞太國家(除日本以外)比重增加0.48%,增長幅度為亞太國家中最大,預估本次季度調整,台股權重將被調升。

台新投顧分析,去年第4季台股漲3.7%,於新興市場中表現居冠,而在目前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前五大市場中,台灣漲幅表現亦居冠。考量台股漲幅表現、產業競爭優勢及中國大陸經濟等因素,預期此次季度調整台灣權重可能持平或小幅調升。

統一投顧指出,考量台灣加權指數及MSCI台灣指數表現居中段且外資今年以來持續賣超台股,預估於此次季度調整中,研判台股權重小幅調降。

兆豐國際投顧表示,2020年來共20次MSCI權重調整,其中有14次調整與外資買賣超方向一致,正相關比率達70%,因此次台股權重可能調升,外資有望偏多操作。

在新增成分股方面,台新投顧指出,截至去年第4季,上市櫃公司市值排行前100名中,排除目前MSCI成分股,考量期間市值及外資持股變化,推估嘉澤、台光電、祥碩、川湖、上銀等此次獲納入MSCI機率較高。

統一投顧表示,回顧至2025年1月底個股表現,市值排名前100名,自由流通比率高、且未納入MSCI成分股的個股有台塑化、台光電、嘉澤、致茂、祥碩、川湖、文曄、京元電子、信驊、來億-KY、貿聯-KY、群光、東元、達發、鴻準、金像電等。

台塑化因剛剔除成分股不列入考慮範圍;考量市值變化及落後成分股抽換,台光電市值排名跳升至53名,以及嘉澤市值排名跳升至55名,估計在此次的季度調整中納入成分股的機會較高。

兆豐國際投顧認為,市值在千億元或以上的個股中,台光電、祥碩、來億-KY、貿聯-KY等,有望列入本次MSCI新成分股。

MSCI 台股 成分股

延伸閱讀

台股三資力挺 雙主流領漲…電子權值、千金股帶頭衝

全民權證/台光電 挑逾150天

就市論勢/航太、重電、生技 逢低布局

ETN 趨勢導航/統一 IC 設計臺灣 N 勁揚4%

相關新聞

2025股東會熱門紀念品一次看!達人提醒:要先確定零股能不能領取

2025股東會紀念品懶人包來了,幫你整理好熱門紀念品一次看

外資回來了 大買台股220億 指數漲幅1.9%居亞股之冠

美聯準會(Fed)放「鴿」聲,加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明未受邀與台積電收購英特爾股權,外資昨(20)日買超台股220.3億...

外資大砍台積電股匯波動加劇 楊金龍揭外資策略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消息一出,股市劇烈震盪,台積電失守千元大關。外界關注千元以下台積電是否好買點,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央...

今年維持預期有「兩次降息」!鮑爾:通膨上升部分歸因於近期實施的關稅措施

聯準會主席鮑爾在記者會上表示,通脹率的上升部分歸因於近期實施的關稅措施。而有關今年經濟的成長部分,儘管外界對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預期有所提高,但嚴重衰退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劉揚偉喊話:AI伺服器營收將超越iPhone!行家「留意3變數」:看好鴻海

「兩年內,AI伺服器營收一定會超越iPhone!」這句話不是市場的推測,而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親口說的,甚至最快今年就有機會可以達成,先前雖然知道未來一定會達成這樣的成績,但現在能從鴻海董事長口中證實,更令人振奮。

2024年市場8大「災難級壞消息」!清流君:股市卻是漲翻天…擇時進出變韭菜

想像一下,你在2024年1月1日 拿到了一顆神奇的「水晶球」,能夠準確預見未來一年發生的所有重大事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