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投資展望 摩根:AI仍會帶動科技產業發展

AI示意圖。(路透)
AI示意圖。(路透)

台股大盤指數今天重挫326點,指數收在2萬3081點。針對今年的台股展望,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今年AI仍是台股非常重要的催化劑,而AI發展歷程從基礎建設開始,已慢慢落地到邊緣的部分,包括PC、手機等,台股過往呈現「一個人的武林」,預期今年會有比較多科技廠商迎來相關的業績表現,包括AI相關供應鏈、硬體代工商、設備和材料業者,都有機會在護國神山帶動下,成為護國群山聚落。

摩根資產管理今天舉行2025年市場展望記者會,由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主講。

許長泰表示,即便市場擔心川普在施政上的不確定性,不過單就數據來看,美國實現經濟軟著陸的機率反而較大, 2025年對風險性資產來說仍會是相對友善的一年。在此前提下,預計美國企業獲利的增長將更全面,不只向來居於強勢獲利地位的資訊科技、通訊服務與醫療保健,就連工業、原物料與非必需性消費等產業也有機會實現超過10%以上的獲利增長,這會讓美股出現更全面的投資機會,跟過往科技股一枝獨秀的情況有很大不同。

他指出,儘管美股大盤的估值已經偏貴,但在非科技企業獲利增長的帶動下,相信2025年美股有很高的機率出現類股輪動,對投資人來說,美股的布局也應該轉換思維,改以多元分散的方式進行配置。

林雅慧則說,去年11月開始,以科技股為主的成長型股票面臨較大的震盪,主因就是除價值面的因素以外,市場也會以更嚴格的標準,去檢視AI是否能夠從過往的趨勢題材面轉換為實際的基本面。好消息是,儘管AI在各行業應用的占比目前還是偏低,但增長速度卻很快;而且在估值面上,那斯達克100指數目前的本益比為32.4倍,距離2000年網路泡沫的83.3倍還相當遙遠,可見AI未來仍會帶動科技產業的發展。

林雅慧指出,雖然2025年全球投資人的目光焦點可能還是在美國,但包括中、日、台等地的亞洲股市還是有其表現機會,在科技股獲利增長的帶動下,台股在亞太(不含日本)地區整體的獲利表現依舊領先;日本股市則是受惠於企業治理的改善有助於估值提升。陸股方面,南向資金也自2024年9月開始連續出現4個月的淨流入,外資機構也自2024年第三季以後大幅增持中國股票,可見在一連串的政策組合拳推出後,現在只待信心面恢復。

摩根資產管理表示,關稅與減稅雖然是川普政府確定的施政方向,但在具體的政策細節出來之前,市場仍會以平常心看待;因此建議投資人在今年應採多元化的方式進行資產配置,股票部分聚焦美股與包含中、日、台的亞洲科技供應鏈,固定收益資產優先考慮非投資等級債。

摩根資產管理今天舉行2025年市場展望記者會,由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左)、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右)主講。記者賴昭穎/攝影
摩根資產管理今天舉行2025年市場展望記者會,由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左)、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右)主講。記者賴昭穎/攝影

AI 台股 摩根 科技股 美股

延伸閱讀

台股勁揚助攻元大金 經紀市占率創十年新高

台股開盤下跌0.61點 台積電開盤下跌5元

美股弱勢、大盤短線漲多效應 台股氣虛 外資、大戶落跑

美股基金 今年還有戲

相關新聞

三大法人買超102億元 外資連2天回補台積電

傳出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態度軟化,可能排除晶片等特定行業關稅,激勵台股今天上漲166.55點,終場收在22273....

投資最重要的是不賠錢!全職交易行家「5原則」:小賠才會大賺

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曾說:「投資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賠錢。」每一分投資的資金,都是辛苦所得。

當沖10沖9輸?專家指「5大觀念」需要嚴守:投降只輸一半、虧損必減碼

投資交易,要能留在市場,除了抓住訣竅關鍵外,資金配置及風險控管是很重要的因素。

股東會紀念品要留意「零股」能不能領!台肥(1722)1股就送保養品禮盒

股東會紀念品大作戰-零股也能領的看這邊 股東會領紀念品的時刻又來啦!往年都會有人告訴你股東會紀念品領起來,可以省很多錢,甚至整年各種用品通通有。 不過呢,隨著零股投資的盛行提高,很多公司也開始宣布

2025股東會熱門紀念品一次看!達人提醒:要先確定零股能不能領取

2025股東會紀念品懶人包來了,幫你整理好熱門紀念品一次看

外資回來了 大買台股220億 指數漲幅1.9%居亞股之冠

美聯準會(Fed)放「鴿」聲,加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明未受邀與台積電收購英特爾股權,外資昨(20)日買超台股220.3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