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綠委搶占立院議場 柯建銘反嗆傅崐萁:膽識好就來單挑

嚇阻策略 美眾議員:讓習近平每天都認為不合適犯台

黃子佼買性影像辯紓壓 律師稱「1情況可判刑數千年」:怎能輕描淡寫

台股開盤下跌0.61點 台積電開盤下跌5元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股9日開盤指數為22,406.72點,下跌0.61點。台積電(2330)開盤價1,100元,下跌5元。

群益投顧表示,高價高基期電子權值股逢高壓力估將轉增,盤勢存震盪走跌風險。強勢電子題材股擇強守技術面短打應對;往非電為主軸的風險趨避(殖利率)概念股移動。

操作題材可留意:

1.光通訊相關─美國網路基建法案(BEAD)對光通訊相關廠商形成營運與題材想像空間。隨著資料中心的傳輸量大幅增長,連帶光連接及功耗也快速增加,傳統光收發模組面臨挑戰,CPO解決方案因此吸引業者競相投入研發、布局。

2.(低基期)逆勢持強蘋概股─雖然外資瑞銀稱「蘋果凜冬已至」,事實上,過去一、二年中國大陸市場早已呈現經濟形勢嚴峻愈態勢,但是過去兩年蘋果股價仍是不斷創新高,這雖一定程度代表美科技巨頭存在估值偏高風險,但相對而言,對股價基期明顯低於蘋果、但評價具優勢的蘋概股,可望形成(短線)正面基期帶動挹注。

周三(8日)美股四大指數收盤:道瓊指數收盤為42,635.2點,上漲106.84點、漲幅0.25%;S&P500指數上漲0.16%;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06%;費半指數下跌0.96%。台積電ADR跌2.03%,較台北交易溢價%。

最新美國聯準會(Fed)會議紀錄透露「偏鷹」訊號,許多與會者認為未來幾季「需要仔細研究利率決策」;美股主要指數周三(8日)漲跌互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早盤一度漲到4.728%,為去(2024)年4月來最高盤中水準,終場收在4.691%,周二為4.684%。

三大法人周三集中市場合計賣超190.2億元:外資及陸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賣超162億元,投信賣超20.4億元,自營商(自行買賣)買超4.4億元,自營商(避險)賣超12.1億元。

永豐期貨說,台指期淨部位方面,三大法人淨空單增加5,663口至13,564口,其中,外資淨空單增加7,106口至37,452口;十大交易人中的特定法人全月份台指期淨空單增加6,753口至15,088口。

選擇權未平倉量部分,周買權最大OI落在24,000點,周賣權最大OI落在22,800點 ; 月買權最大OI落在24,000點,月賣權最大OI落在21,200 點。全月份未平倉量put/call ratio值由1.09下降至0.91。VIX指數上升0.84至19.28。外資台指期買權淨金額-0.52億元 ; 賣權淨金額0.37億元。整體選擇權籌碼面偏空。

台積電 台股 外資 美國聯準會 美股

延伸閱讀

卡位市值型 ETF 春節後高勝率行情

川普關稅受矚美科技股挫 法人:台股看台積電走勢

00915連兩年拿下高股息ETF績效冠軍!無台積電(2330)表現照樣亮眼報酬僅它超過2成

美股弱勢、大盤短線漲多效應 台股氣虛 外資、大戶落跑

相關新聞

外資賣超388億元 砍鴻海、台積電

台股今天下跌308.53點,收在21951.76點,成交值新台幣2638.98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395.86億元,其...

台股開低走低 終場下跌308點收21951點

台股今天開低震盪走低,終場收21951.76點,下跌308.53點,跌幅1.39%。權王台積電收958元,下挫22元

台股追價買氣急凍 法人憂有探底風險

台股昨(26)日開高走低,盤中最高一度大漲124點,惟隨市場賣壓出籠,加上追價買氣急凍,以及外資再度轉賣等「三壓」出現,...

為何許多長期投資人不在乎市場波動?經常評估投資組合反而「更易見虧損」

愈常評估我們的投資組合,就愈有可能看到虧損,進而遭受損失規避帶來的影響。相反地,投資人評估其投資組合的頻率愈低,他們就愈有可能看到獲利...

操盤手績效連15年贏大盤…超好運氣加精湛技術才能獲致!機率大約230萬分之1

大多數財務專家認為,基金經理人的連勝—也就是連續多年出現優於大盤基準的表現—是因為運氣好。

ALL IN才會真正有最佳績效!雨果:「定期定額」只是方便被收手續費

在股市投資上,常會看到有人推薦應該要ALL IN股市,也看到更多人建議應該要定期定額,因為一但在股市高點ALL IN所有資金,不幸碰上大跌後,可能要等很多年才能回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