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接連3起墜樓疑壓力大 板橋某國中校長自揭下學期「先畢業」

在陸設籍規定再收緊!陸委會最新函釋:持定居證也觸法

疑公益侵占逾3千萬 林岱樺胞弟續押、親信住持再押2個月

新年假期當周 全球市場走勢震盪

受到股市評價水準偏高、美國準總統川普上台後的政策不確定性、聯準會貨幣政策動向等因素影響,新年假期當週全球股市走勢震盪,所幸,美國12月ISM製造業指數報喜仍有助提振市場信心。就資金流向而言,近週整體股票型ETF獲333.89億美元資金淨流入,主要為美國市場獲280.85億美元資金流入,其餘中國、亞洲與歐洲市場分別獲19.55億、13.14億與0.8億美元流入,但日本市場遭3億美元資金流出。依產業ETF看,近週淨流入前三大產業為科技、非核心消費、通訊;淨流出金額最高的產業為工業,其次為金融、能源。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2024年為全球金融市場的豐收年度,進入2025年元月行情,評估四大議題將牽動盤勢,包括1/20川普就職的政策起手式、美國企業財報、利率會議(1/24日本央行、1/28~29聯準會、1/30歐洲央行)、重要產業活動(1/7~10美國消費性電子展、1/13~16摩根大通醫療年會),預期美國資產將穩居主流,AI及川普政策受惠標的將擔綱多頭先鋒,惟川普的關稅及貿易保護主義將不定期擾動盤勢,建議投資人掌握「美國優先、股債均衡、多元分散」三大心法,打造穩中求進的投資組合。其中核心配置因應川普2.0政策對經濟及通膨前景的不確定性,預期2025年聯準會將放慢降息速度但不至於改變方向,隨著債券收益率墊高增添投資吸引力,建議首選美國平衡型、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及複合債券型基金,網羅收益、聯準會降息行情並防禦股市波動;股市部分看好川普紅利機會(美國小型股/創新科技/公用事業/基礎建設產業),美國以外市場首選印度和日本股市,參與其結構性改革機會。

富蘭克林股票團隊投資長暨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強納森‧柯堤斯表示,美國新政府有望推出更多有利於科技領域的政策,如:延長《減稅及就業法案》、擴大研發稅收抵免、支持加速折舊以減少企業稅負擔、減少反壟斷審查、放鬆對AI/自動駕駛(FSD)/太空科技/加密貨幣等領域的監管、加速IT人才合法身分審核、提名親市場的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主席等,這些措施有利於科技業吸引更多一流人才、提振企業獲利、創造更友善的科研發展環境、加速關鍵領域發展,進而使美國在科技領域保持長期領先地位。

富蘭克林坦伯頓集團旗下美盛銳思美國小型公司機會基金經理人吉姆.斯托菲爾認為,與大型股相比,美國小型股八成左右的營收來自境內,能夠更直接地受惠於美國經濟成長,受到地緣政治衝突及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較小,而川普提倡的「美國製造」政策都成為小型股的利基。看好川普政府以美國優先的政策將促進製造業回流、創造就業、提升國內晶片製造能力以及基礎建設的更新,有利於基金側重的工業、科技與消費耐久財三大產業。

川普 日本央行 美國經濟

延伸閱讀

風雪無阻…美國國會完成認證程序 川普當選總統

加國總理杜魯多請辭 川普:知道美國不會繼續補貼

【專家之眼】台灣沒有樂觀的本錢:美中台三角關係演進

川粉4年前衝進議事廳 美國會如今確認川普當選

相關新聞

台股散戶風向球 3月證券劃撥存款餘額創下17個月新低

台股3月跌破盤整區後指數拉回失守2萬1千點大關,股市資金有感瘦身,中央銀行統計3月證券劃撥存款月底餘額為3兆2099億元...

台股開高走高漲近600點 台積電勁揚37元

台股23日開盤指數上漲370.18點,開盤指數為19,163.61點;多頭持續拉高,走揚近600點。台積電(2330)開...

台股後市 專家:唯關稅是問

台北股市四月慘遭關稅利空襲擊而暴跌,在對等關稅獲得九十天緩衝後,指數止跌反彈,暫時回穩。時序即將進入五月,台股將迎來五窮...

股災衝擊上班族 股民平均損失23.5萬元、近七成八憂心經濟

4月初,美國關稅政策突如其來,讓台灣不少上班族一夕之間陷入投資失血、生活緊縮的雙重壓力。根據1111人力銀行18日發布的...

台積電法說會前股價力拚翻紅 押注買盤搶先進場了嗎?

台積電(2330)17日收盤後將召開法說會, 受到川普關稅政策的干擾,加上市場對是否與英特爾合資的擔憂,罕見的出現多家外...

台積電法說會下午登場 盤中跌13元市值失守22兆元

台積電下午將召開線上法人說明會,股價走勢疲弱,達842元,下跌13元,市值跌破新台幣22兆元關卡,滑落至21.83兆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