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相揪玉山雪攀雙雙墜谷…2山友是同事 一起上山卻成冰冷遺體

中山商圈20米斑馬線首假日動線混亂…行人駕駛都尷尬 北市2方案因應

女兒成功申請上「3家美國名校碩士」 賈永婕:我只貢獻了基因

塑化股觸底反彈!台聚(1304)攻漲停、台塑集團回神?專家:小心季線壓力

6日台股塑化族群全面走強。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6日台股塑化族群全面走強。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文.玩股華安】

今(6)日台股塑化族群全面走強,除了台塑四寶強彈外,台聚集團的台聚(1304)更是強攻漲停板,讓不少投資人開始思考:塑化股去年的低迷是否已經結束,未來是否有機會走出新的多頭行情?

回顧去年,塑化股遭遇了多重利空壓力:

1、中國ECFA取消優惠

自中國宣布對台灣塑化產品取消ECFA優惠後,台灣塑化業者的出口競爭力明顯削弱,產品毛利率受到擠壓。

這一政策對台灣塑化產業影響深遠,特別是對依賴出口的台聚集團,去年營收表現承受不小壓力。

2、碳費政策壓力

隨著全球碳權交易趨勢,台灣也開始推行碳費政策,且今年開始徵收,對於高耗能、高排放的塑化產業來說,直接增加了生產成本。

台塑集團和台聚集團因生產規模大、排放量高,成為首當其衝的對象。

受這些因素影響,塑化股在去年股價持續下跌,幾乎成為投資人避之不及的族群。

然而,隨著冬季到來,塑化股開始醞釀反彈契機,因每年冬季是塑化股的傳統旺季,市場預期塑化報價可望回升,此外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高,也增強了塑化股的反彈力道。

噩夢是否真正結束?

雖然塑化股近期走強,但要說「噩夢已經結束」仍需謹慎評估:

1、短期利多:國際油價走高帶來利多,加上中國經濟刺激政策預期可能帶動塑化需求增溫。

2、長期挑戰:碳費壓力仍在,未來碳排放管理可能進一步加嚴,企業在綠能轉型上的投入也將成為重要關鍵,也讓台塑為因應這些情況,去年6月至年底添新設備裂解爐與廢氣燃燒爐以減少汙染。

對於台塑、台聚集團而言,目前僅是短線的跌深反彈,如何在綠能趨勢下突破重圍,才能真正擺脫政策帶來的壓力。

雖短期受旺季需求帶動,塑化族群可望延續反彈力道,但在獲利能力無法獲得大幅改善下,仍需留意季線壓力

從去年來看,台塑四寶時常反彈回季線後,再持續向下走低,塑化股的噩夢是否真正結束,或許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投資觀點與紀錄,並非建議。申購前自行評估風險,並詳閱公開說明書。※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塑化股強彈!台塑、台聚集團的噩夢結束了嗎?

ECFA 台塑 台塑四寶 台聚 塑化股 綠能

延伸閱讀

2024年台積電(2330)仍屬「偏低估值」! 專家:今年持續配置AI或透過0050參與

0056去年配發3.63元…25塊持有的「香到爆炸」! 達人:不論空多頭要息就是得持有

美債直落沒救了尤其長天期的?專家:降息節奏確實低於預期但路徑沒變

00878今年要集中火力買…預計砸90萬拚到160張! 存股哥:把它養更肥

相關新聞

2025股東會熱門紀念品一次看!達人提醒:要先確定零股能不能領取

2025股東會紀念品懶人包來了,幫你整理好熱門紀念品一次看

外資回來了 大買台股220億 指數漲幅1.9%居亞股之冠

美聯準會(Fed)放「鴿」聲,加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明未受邀與台積電收購英特爾股權,外資昨(20)日買超台股220.3億...

外資大砍台積電股匯波動加劇 楊金龍揭外資策略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消息一出,股市劇烈震盪,台積電失守千元大關。外界關注千元以下台積電是否好買點,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央...

今年維持預期有「兩次降息」!鮑爾:通膨上升部分歸因於近期實施的關稅措施

聯準會主席鮑爾在記者會上表示,通脹率的上升部分歸因於近期實施的關稅措施。而有關今年經濟的成長部分,儘管外界對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預期有所提高,但嚴重衰退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劉揚偉喊話:AI伺服器營收將超越iPhone!行家「留意3變數」:看好鴻海

「兩年內,AI伺服器營收一定會超越iPhone!」這句話不是市場的推測,而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親口說的,甚至最快今年就有機會可以達成,先前雖然知道未來一定會達成這樣的成績,但現在能從鴻海董事長口中證實,更令人振奮。

2024年市場8大「災難級壞消息」!清流君:股市卻是漲翻天…擇時進出變韭菜

想像一下,你在2024年1月1日 拿到了一顆神奇的「水晶球」,能夠準確預見未來一年發生的所有重大事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