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麟凱槍決伏法…37死囚他被選中 法務部曝「關鍵理由」

苗栗三灣7.7度!18縣市低溫特報 白天漸暖、明晨再探10度以下

台股明年展望統一投顧上看28000點 選股聚焦A.P.T.概念

統一投顧表示,預估2025年台股企業獲利挑戰4.6兆元,獲利年增近15%,電子業獲利成長性優於傳產及金融,指數高點上看2萬8000點。圖/本報資料照片
統一投顧表示,預估2025年台股企業獲利挑戰4.6兆元,獲利年增近15%,電子業獲利成長性優於傳產及金融,指數高點上看2萬8000點。圖/本報資料照片

針對台股明年展望,統一投顧表示,在台積電技術領先、台灣供應鏈享有AI紅利下,台股好運、財富「蛇」進來,指數有望再創新高,預估2025年台股企業獲利挑戰4.6兆元,獲利年增近15%,電子業獲利成長性優於傳產及金融,指數高點上看2萬8000點。

針對選股方向,統一投顧建議明年布局概念為A.P.T.。A圍繞在AI相關,Nvidia GB200放量出貨,雲端大廠自行開發ASIC AI平台,AI商機從當下最夯的雲端硬體建置,2025年將延伸到邊緣AI,包括軟體系統、AI PC、AI手機、自駕車與AI機器人等,落實AI變現。P包括消費(Purchasing)及政策(Policy),歐美降息逼出消費購買力,中國政策補貼也刺激消費,研判下半年消費力引爆,電子、傳產消費相關的議題將百花齊放。T(Transform)則為新技術(Technology)及產業轉型(Transform),包含半導體先進製程演進大趨勢,及面板業啟動轉型計畫。

統一投顧指出,明年元月雖有美國總統川普就職,且春節落在元月,長假前也使投資人傾向退場避風險,然在輝達CEO黃仁勳元月來台、台積電1月16日法說捎來2025年強勁成長,台股元月行情仍正面可期待。以季度來看,第2季獲利年增率最低,產業淡季、五窮六絕搭配大股東賣股繳稅,預期台股低點將落在第2季;然時序步入下半年,隨消費旺季到來、商品補庫存及因應川普關稅政策的提前備貨搶運潮,搭配AI發展更進階等,預期第四季獲利年增23%為獲利最強的季度,將推升台股指數來到歷史新高2萬8000點。

統一證券今天舉行2025年台股投資展望會,除了邀請台股資深分析師杜金龍、統一證券總經理楊凱智,也加入財富管理、資產配置的議題,焦點對談由楊凱智與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現場回答觀眾問題。

統一證券國際財富管理處指出,隨著降息啟動,投資人要把握債券甜蜜進場點,目前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處在過去15年間少數高點位置,債券價格處於低點,非常適合投資人布局債券並長期持有,建議喜歡領息的投資人可瞄準債券天期10年以上,票面利息4%~5%之高信用評等(A~AAA級)債券。

AI 台股指數 消費

延伸閱讀

明年首季台股將落底?保德信:受電子業帶動、絕佳布局良機

台股下跌他沒在怕 跟高點只差千點!網哀號:只有台積電沒跌

趨吉避凶 統一大中華中小基金選股三主軸

00966B統一ESG長天期債券ETF掛牌 聚焦三大優勢

相關新聞

台積電股價彈升35元 市值攀高至28.52兆元

台積電法人說明會將於今天下午登場,隨著美股大漲,台積電股價展開強勁反彈,早盤達1100元,上漲35元,市值回升至新台幣2...

台股2萬2、本益比沒天花板成常態?市場出現3情況:有錢人賺更多、韭菜亂買慘賠

大家都一直說股市高點,從破萬點開始至今,就一直怕崩盤,於是迎來2020年三月大崩盤,下殺到八千多點,不過沒幾個月時間,七月又立刻V轉至「萬三」,從此一去不復返至今。

鈊象(3293)為何一直跌…股票價格是心理價? 切老:去年漲170%怎不說一直漲

有網友問為什麼鈊象一直跌?其實為什麼鈊象去年漲了170%時你不問它為什麼一直漲呢?

法人:台股年前陷入觀望 短線看台積電和黃仁勳

台股本週上沖下洗,13日大跌523點,14日又強彈309點,市場震盪加劇。法人表示,接下來即將進入春節長假,加上美國候任...

外資連5賣減碼近130億元 電子代工族群遭提款

台股今天上漲309.19點,收在最高22797.52點,站回半年線,外資及陸資賣超新台幣129.95億元,連續5個交易日...

證交所:台股春節1/27起休市5天 2/8補班日不交易

春節連假將至,證交所今天公告,27日至31日證券市場休市5天,2月8日(星期六)補行上班,但不交易也不交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