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撿回2浪貓「同步率100%」做什麼都要一起!驚人身世真相曝光:是親兄弟

用AI挑出幸運號 27歲的他刮中「超級紅包」刮刮樂1百萬元

驚!陳美鳳突傳意外腳打石膏「坐輪椅」過年出國急喊卡

承擔高風險就會有高報酬?4投資觀念先建立、以免槓桿開太大倒賠光

高風險伴隨著高報酬,但這卻不是鐵則。台股示意圖/中央社
高風險伴隨著高報酬,但這卻不是鐵則。台股示意圖/中央社

風險等於高報酬?4個觀念先建立起來!

槓桿的風險與報酬:

這裡先談談借錢投資,這是大家最容易使用槓桿的投資方式,利用貸款來擴大投資回報,加速資產累積。

但相信大家都知道,投資並非穩賺不賠,市場無法預測,你有可能一夜致富,但也可能一夜變窮。

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投資者,如被《時代》雜誌形容為「最活躍的美國股市投機客」傑西·李佛摩,他曾利用槓桿在短時間內賺取數百萬美元,但也因為市場波動而在短時間內賠光資產。

先建立幾點觀念:

1、高風險並不保證高報酬:

高風險並不保證高報酬,它反應的是不確定性增加,而非必然的高回報。

例如加密貨幣市場波動劇烈,雖然有些人獲利豐厚,但也有許多人因價格崩潰而損失慘重。

另外石油探勘行業也是一個典型例子,投資人在投入大量資本後,若未找到油田,便會面臨巨大的損失。

2、風險與回報的非線性關係:

投資風險與報酬間的關係並非線性。我們往往錯誤的認為風險越高,回報應該要越大。

但許多研究都發現,高風險的投資有時回報有限,甚至損失更大。所以在投資時應該更加考慮風險管理而非是盲目的追求高回報。

例如2008年次貸危機,許多投資者購買高風險的次級抵押貸款證券,因為其高回報吸引了大量資金。然而隨著房地產市場崩潰,這些投資幾乎變得一文不值,導致全球金融危機。

3、風險與報酬間的平衡:

為了在風險與報酬間找到平衡,應該盡量採取分散投資的方式,將資金放在不同的資產類別以降低整體風險。

以股票來說,投資組合中可以包括一些波動較大的成長股,同時也加入一些固定收益產品,這樣當成長股表現不佳時,穩定資產就可以發揮降低損失的效果。

4、風險容忍度與個人財務目標:

每個人對風險容忍度不同,在選擇投資標的時記得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和長期目標進行規劃。

例如你是20幾歲的年輕人,在投資時可能會選擇將資金投入具成長潛力的科技股,而對於即將退休的人則會偏好相對穩定的債券

「報酬來自風險」,但承擔風險,卻不一定能獲得報酬。

總結來說,風險是報酬的代價,但並非風險越高,回報就越穩定或越可期。

重點還是在於風險的管理,因為市場波動和經濟變化都會影響投資結果,所以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風險容忍度進行合理規劃就非常重要囉!

◎本文內容已獲眼鏡的學習旅程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債券 報酬 房地產 槓桿 科技股 風險

延伸閱讀

股市漲…將藍燈定期定額買的ETF獲利出掉! 艾蜜莉:再2顆紅燈就能賣光

債券價格已提前反應完所以「利多出盡」? 不敗教主:00959B配息勝過很多高股息ETF

台新金(2887)、新光金(2888)為何股價跌不停? 專家曝「三原因」:合併不保證就是利多

躺平無誤…努力卻薪資成長緩慢甚至不動! 達人:買00878、00919等ETF當小股東

相關新聞

台股周線連二紅 留意封關到開紅盤日之間國際動態

加權指數封關日上漲225點,收在23,525點,成交量約3,576億元。台指期上漲328點至23,689點,正價差為16...

0050與00632R如何在多空頭時期應對?他37歲提早財務自由曾百萬翻成千萬又倒賠回去

投資路上,誰沒賠過錢?那些現在看起來很厲害的投資達人,其實也曾有虧損到懷疑人生的時候。

台積ADR觸及新高點 市值站穩1兆美元、躍上全球第九

台積電ADR在台股龍年22日封關當晚以223.2美元收盤新高價收市,市值站穩1兆美元之上。外界認為,台積龍年封關收盤價創...

股市中所謂黃金參數跟最好指標找到了?小童不藏私分享:覺得超級好笑

網路上也常常會看到有些人說什麼使用了自己自創的某某均線,就讓績效突飛猛進,開上跑車住進豪宅之類的,然後就接著包裝賣課程或是賣軟體。

龍年股民平均賺上百萬 沒賺到是因為買錯這些股

台股龍年封關,指數大漲5429點,漲幅30%,市值75.5兆元,較兔年大增18兆元,平均每位股民賺約136萬元,不過,今...

持續抱股過年…短期波動不等於長期績效!莎莉:期待今年台股年後也開紅盤

問大家,是否會持續抱股過年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