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昨罷免、明喝咖啡」 朱立倫:兩手策略看清民進黨嘴臉

尹錫悅9000字向人民致親筆信!喊冤「戒嚴不是犯罪」:是總統權限

北捷多元支付閘門啟用時間確定了!這些新付款方式都能「嗶」進站

關注台積電法說會 外資上周買超台股4.6億美元

外資對亞洲股市買賣超金額。(資料來源:彭博,中國信託投信整理)
外資對亞洲股市買賣超金額。(資料來源:彭博,中國信託投信整理)

美國金融股獲利優於預期,加深投資人對經濟軟著陸信心,激勵道瓊指數再創新高,但大陸股市十一長假後校正回歸,新興亞洲股市上周回檔2%,但台股、韓股分別上漲2.7%、1.1%,表現相對亮眼。外資上周買超台股買超4.6億美元,市場關注本周台積電(2330)召開法說。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上周五(11日)美國公布最新通膨數據高於預期,打壓市場對於聯準會11月大幅降息的可能性,但美國金融股陸續公布亮眼財報,並上修獲利展望,凸顯美國經濟軟著陸機率大增,激勵上周道瓊指數續創歷史新高,美元指數堅挺。然而中國在十一長假後並未宣布更激進的救市措施,加上短線獲利了結賣壓湧現,陸港股反而回跌,連帶影響資金流出新興亞洲。新興亞洲指數上周回檔2%,且外資淨賣超32.4億美元,今年以來已轉為淨流出,其中仍以印度股市淨流出26.1億美元最多。

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經理人張圭慧表示,美國通膨數據高於預期,顯示通膨仍然頑固,9月聯準會一次降息2碼後,反倒加深投資人對於通膨再起的疑慮,加上美國最新就業數據也差強人意,不免讓市場引發停滯性通膨的擔憂。所幸近期較差的就業數據主要是南方州受到颶風侵襲干擾,整體失業率仍在可控範圍,加上銀行股陸續公布財報表現亮眼,目前仍可視為在經濟軟著陸的軌道上,接下來將聚焦在美國總統大選結果。而在台灣方面,台積電本周將舉辦法說,市場樂觀看待後市;而最新庫存循環數據公布為正,顯示台灣製造業訂單持續擴張,存貨水平相對低,庫存持續處於熱絡期。

張圭慧補充,隨半導體上升循環開啟,以及AI浪潮持續發燒下,2024-2027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延續成長態勢。AI浪潮持續引領半導體產業成長,台灣半導體可望持續受惠。建議投資人可分批布局半導體相關ETF,或透過一籃子優質股票布局高股息ETF,掌握具產業前景、以及降息循環中具有成長潛力的題材。

越股上周收1,288.4點,較前一周漲1.4%。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今年前三季越南吸引外國直接投資(FDI)247.8億美元,年增11.6%。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越南計劃投資部數據,僅9月單月外國直接投資流入越南的規模就高達42.6億美元,創今年單月新高,顯示外資加速投資越南。

此外,越南總書記蘇林應法國總統馬克宏邀請赴法國參訪,雙方更宣布將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法國成為第一個與越南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歐盟國家,也顯示越南在全球經貿地位與日俱增。隨著美國降息確立帶來資金行情,加上第四季旺季效應,越南股市後市可期,投資者可以關注未來展望較佳的科技、金融與消費產業,伺機布局主動式基金,可掌握越南市場的漲升行情。

美國經濟 越南

延伸閱讀

輝達股價創高 法人:台股走升電子重回主導

台積電(2330)法說後將回檔?他增貸+清空美債想低接 網不看好:已沒能量

投資級債維持淨流入 新興市場債淨流入增溫

台股黑翻紅 力抗對岸軍演…內資護盤指數攀波段高點

相關新聞

鈊象(3293)為何一直跌…股票價格是心理價? 切老:去年漲170%怎不說一直漲

有網友問為什麼鈊象一直跌?其實為什麼鈊象去年漲了170%時你不問它為什麼一直漲呢?

法人:台股年前陷入觀望 短線看台積電和黃仁勳

台股本週上沖下洗,13日大跌523點,14日又強彈309點,市場震盪加劇。法人表示,接下來即將進入春節長假,加上美國候任...

外資連5賣減碼近130億元 電子代工族群遭提款

台股今天上漲309.19點,收在最高22797.52點,站回半年線,外資及陸資賣超新台幣129.95億元,連續5個交易日...

證交所:台股春節1/27起休市5天 2/8補班日不交易

春節連假將至,證交所今天公告,27日至31日證券市場休市5天,2月8日(星期六)補行上班,但不交易也不交割

水泥、塑膠、鋼鐵公司股價紛紛跌破歷史新低…抄底?投資者日記:跌多深漲多高我「一概不碰」

先說我的結論是:「景氣循環股無論跌多深、漲多高,我是一概不碰不介入的。」

2025年財經行事曆出爐!3常見日期先標起、1指標透露外資對台看法

2025年開始,相信大家手上都已經準備好新的桌曆或記事本...因此今日文章來標註日期,整理起來就相當於是全年度的財經行事曆!實際上很多行程,其實每一年度都是固定的,例如較為常見的有三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