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榮景不再?馬斯克曾風光獲李克強接見 紐時:特斯拉在大陸失寵

衰退憂慮淡化 美股持續淨流入

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資料來源:EPFR)
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資料來源:EPFR)

衰退憂慮淡化,全球股市續漲,美股基金持續受市場資金青睞。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至9月25日,美股淨流入108.83億元、仍居冠;其餘市場除歐非中東呈現微幅淨流出外,其餘亦均呈現淨流入。

安聯投信表示,美國聯準會官員稱還有降息空間,輔以經合組織OECD上調2024年GDP增長預期,淡化消費信心疲弱干擾,亮眼數據及財報支持全球投資人風險情緒,同時日本央行重申謹慎政策立場打壓升息預期、中國大陸宣布刺激計畫。

在市場面,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再創新高,科技類股反彈也推升大盤漲勢;在正面經濟前景與大陸官方政策作多下提振下,原物料領漲、電動車勁揚。另方面,受益AI人工智慧代需求增溫,美晶片巨頭財報優於預期,顯示需求強勁並保持增長,亦帶動AI相關概念股走高。

經濟數據方面,日本9月東京核心CPI年增2%,為連續第37個月上揚,但增幅低於前月2.4%,連續第四個月達日本央行通膨目標。台灣8月出口訂單年增9.1%,優於預期。

安聯AI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隨著美國利率政策逆風淡去,市場焦點有望重新轉向企業獲利和受益基本面韌性領域,整體經濟前景仍正向,隨利率自限制性的水準下降,有望緩解成長領域的逆風。

在策略上,莊凱倫表示,考量市場仍需時間消化政策調整、美國大選及地緣政治事件等不確定性因素,以多元資產配置布局,有望降低潛在波動影響。

莊凱倫表示,儘管市場出現短期波動,但對未來幾年美國經濟彈性、企業獲利成長、人工智慧創新和採用所帶來的成長潛力仍持樂觀態度。布局第4季,考量市場事件不確定性和經濟雜音或增添擾動,軟著陸情境有利股債資產,多元配置成長股、非投資等級債與可轉債的組合,持續參與後續牛市,提供下檔保護,同時聚焦驅動結構成長動能如AI概念。

莊凱倫表示,AI仍為成長亮點,且下一階段爆發的基礎正在奠定,需求帶動,前方還有好光景,建議可從不同步調的產業周期找機會。

台股部分,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台股第3季來迄今,波動幅度雖大、但大致維持大箱型,預期接下來也可能大致維持區間整理格局;一來是從8月初低點迄今反彈幅度大致來到相對滿足點;其次,對照5月到7月量能表現,現階段交投動能相對不足。

再就基本面來看,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8月到10月通常為電子業的旺季,但今年不論是蘋果新機,還是原本市場期待PC或筆電銷量有機會搭上AI熱潮,在需求上都出現預期落差,旺季不旺,加上時序上又來到旺季尾聲,以及來到資訊空窗期,也讓市場缺乏催化劑。

展望後市,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時序上將步入第4季,短線上AI主題雖缺乏亮點,但仍有基本面支撐,故仍可關注10月營收、財報等營運數據的表現,與重要法說所釋放的訊息。題材上如晶片廠,AI相關、先進製程,等能見度比較高的族群或主題都可多關注。盤面上將維持類股輪動。

AI 日本央行 美國聯準會

延伸閱讀

台股今跌近600點 金管會:台股今年漲27.28% 仍居亞股之冠

第3季十大爆紅台股榜出爐 「這檔」竟奪冠

台股跌近600點 台泥、亞泥逆勢上漲

台股下跌598點 三大法人賣超508億元

相關新聞

台股外資殺不停 13天跌掉1,768點 台積話題引爆大盤上下震盪

台股昨(13)日因傳出台積電組隊搶救英特爾疑慮升溫,早盤大漲274點至22,552點後,旋即轉為「溜滑梯」走勢,終場跌3...

台股下跌316點收21,961點 台積電下跌23元收965元

台股13日表現開高走低,早盤以22,403.34點開出,終場收21,961.68點,下跌316.68點,跌幅1.42%,...

台股破底翻 亮反彈訊號 電子權值股領漲

台股昨(12)日由於短線指數跌深、技術指標落底、各路搶短買盤紛紛湧現等「三訊號」浮現,在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等電子權值股...

台積電回神開高9元 台股開盤上漲100點

台股12日開盤指數上漲100.01點,開盤指數為22,171.1點。台積電(2330)開盤價980元,上漲9元。

股市整片綠打開APP真是顧眼睛!邏輯投資:多頭「緩漲急跌」屬常態別被嚇壞

今天打開APP,整片綠綠的,真是顧眼睛。

魏哲家加碼投資美國、還配合總統澄清質疑!專家:是台積電(2330)的宿命無法跳脫

要思考魏哲家的角色,他是民營企業,夾在主要生產國家台灣政府,以及主要客戶國家美國政府之間,兩邊都不可能得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