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舊制退休金較優?他新舊制年資各半 試算結果差很大

NBA/巴特勒飆罕見壓哨外線 勇士退尼克奪7連勝送柯爾大禮

高纖有利腸道健康 紅棗可作鮮果食用其維生素C含量高

陸股勁揚激勵新興亞洲股市 台股外資連二周買超

外資對亞洲股市買賣超金額。(資料來源:彭博,中國信託投信整理)
外資對亞洲股市買賣超金額。(資料來源:彭博,中國信託投信整理)

美國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資金流向新興亞洲股市,且大陸官方下猛藥救市,陸港股創今(2024)年以來最佳單周漲幅,也帶動新興亞股資金行情。上周新興亞洲指數勁揚7%,台股漲3%表現亮眼,本周有望挑戰23,000點大關;韓股漲2.2%,惟今年以來仍為負報酬;菲律賓股市續揚2.4%。而上周台股外資持續買超30.3億美元,連2周淨流入。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上周五(9/27)美國公布最新通膨數據,符合市場預期,投資人認為聯準會將持續降息,激勵道瓊指數再創新高,標普500指數也在歷史高檔附近震盪,顯示美國經濟走向軟著陸機會濃厚,資金流向新興市場。而受大陸官方祭出一連串救市措施影響,上周陸港股市大漲,也激勵新興亞洲股市普遍上漲。上周新興亞洲指數勁揚7%,為今年最佳單周表現;今年以來指數報酬達18.82%。以單一國家股市而言,台股今年漲26.28%仍最亮眼、印度股市漲18.45%表現次之。

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經理人張圭慧表示,美國正式啟動降息循環,根據台股過往歷史數據顯示,當降息循環啟動後3、6、12個月,不論是大盤或電子類股,平均漲幅均有雙位數表現;另觀察台灣8月最新庫存循環數據公布為正,連續六個月呈現訂單求高於庫存,顯示台灣製造業訂單持續擴張,存貨水平相對低,庫存持續處於熱絡期。

張圭慧補充,隨半導體上升循環開啟,以及AI浪潮持續發燒下,2024-2027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延續成長態勢,台灣不論是在IC設計、晶圓製造和封裝測試等領域,皆具有舉足輕重之地位。AI浪潮持續引領半導體產業成長,台灣半導體產值也有望持續受惠。根據MIC預估,台灣IC設計和晶圓代工有望連兩年雙位數成長,投資人可分批布局半導體相關ETF,或透過一籃子優質股票布局高股息ETF,掌握具產業前景、以及降息循環中具有成長潛力的題材。

越股上周收1,290.9點,較前一周漲1.5%,挑戰1,300點整數大關。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越南總理范明正日前頒布越南半導體產業至2030年的發展策略以及2050年願景。在2030年以前,越南將著重吸引FDI、半導體領域人才,組成至少100家設計企業、1家晶片製造工廠和10家封測工廠,國內半導體營收要達到250億美元以上,2050年營收規模要達到1,000億美元以上。此外,越南Sovico集團與美國伺服器商美超微(Supermicro)簽署備忘錄,雙方將在人工智慧、晶片技術和資料中心方面展開合作,凸顯越南在AI世代積極發展半導體業的決心。上周外資在越股雖小幅賣超,但後幾個交易日匯入力道加大,隨著美國降息確立帶來資金行情,加上第4季旺季效應,越南股市後市可期,投資者可以關注未來展望較佳的科技、金融與消費產業,伺機布局主動式基金,可掌握越南市場的漲升行情。

半導體 美國聯準會 越南

延伸閱讀

台股今跌近600點 金管會:台股今年漲27.28% 仍居亞股之冠

第3季十大爆紅台股榜出爐 「這檔」竟奪冠

台股跌近600點 台泥、亞泥逆勢上漲

台股下跌598點 三大法人賣超508億元

相關新聞

台股外資殺不停 13天跌掉1,768點 台積話題引爆大盤上下震盪

台股昨(13)日因傳出台積電組隊搶救英特爾疑慮升溫,早盤大漲274點至22,552點後,旋即轉為「溜滑梯」走勢,終場跌3...

台股下跌316點收21,961點 台積電下跌23元收965元

台股13日表現開高走低,早盤以22,403.34點開出,終場收21,961.68點,下跌316.68點,跌幅1.42%,...

台股破底翻 亮反彈訊號 電子權值股領漲

台股昨(12)日由於短線指數跌深、技術指標落底、各路搶短買盤紛紛湧現等「三訊號」浮現,在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等電子權值股...

台積電回神開高9元 台股開盤上漲100點

台股12日開盤指數上漲100.01點,開盤指數為22,171.1點。台積電(2330)開盤價980元,上漲9元。

股市整片綠打開APP真是顧眼睛!邏輯投資:多頭「緩漲急跌」屬常態別被嚇壞

今天打開APP,整片綠綠的,真是顧眼睛。

魏哲家加碼投資美國、還配合總統澄清質疑!專家:是台積電(2330)的宿命無法跳脫

要思考魏哲家的角色,他是民營企業,夾在主要生產國家台灣政府,以及主要客戶國家美國政府之間,兩邊都不可能得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