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14分科地理/側重選修地理!圖表題多、中等難度試題增 師:有利文組生

畫面曝光!台灣廠商研製火箭北海道升空…未達目標「卡門線」失控墜落

台南西羅殿、普濟殿上演廟宇斷交!民政局勸和…信眾喊:神明決定

證交所參與2024「台灣、日本創新高峰會」 推動創新板上市業務

國發會劉鏡清主委率台灣團隊與日本新創生態圈代表於高峰會合影。圖/臺灣證券交易所提供
國發會劉鏡清主委率台灣團隊與日本新創生態圈代表於高峰會合影。圖/臺灣證券交易所提供

臺灣證券交易所首度參與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及東京都政府共同主辦「台灣、日本創新高峰會」。這次活動由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委員率國內行政機關、金融機構、創投、研究單位及近50家國內指標新創與會,展會於9月18日圓滿落幕,活動期間匯聚臺、日新創生態圈代表,參加人數逾千人。

證交所響應政府打造新創生態圈及支持新興產業發展,持續推廣台灣創新板(TIB)上市業務及增進與新創生態圈的互動交流。日本是全球最活躍的創新創業投資地區之一,證交所積極參與台、日兩地新創交流,協助鏈結雙邊市場資源及拓展人脈網絡,深化國際業務資金合作商機,並提升我國創新能力及國際能見度。

證交所副總杜惠娟於「台日投資論壇」表示,台灣是國內新創公司的Home Market;憑藉台日雙邊產、官、學界緊密合作關係,臺灣證券交易所也是日本新創公司海外IPO的HomeMarket。自2021年創新板成立迄今,計有28家公司申請上市,19家公司成功登板,總市值達新台幣1,800億元,產業類別涵蓋數位雲端、綠能環保、生技醫療及電動車等,匯聚國內、外新創公司掛牌。

證交所參與這次活動,增進與日本新創圈交流,進而開拓潛在新創上市案源。期許透過資本市場的資源和力量,協助公司募集資金、吸引人才、拓展市場等效益。未來台、日新創公司持續茁壯發展,有助於我國經濟產業轉型升級;證交所也將持續扮演助攻的角色,形塑台灣新創大國「Startup Island Taiwan」的品牌。

證交所副總杜惠娟擔任與談人,鼓勵台、日新創公司選擇台灣上市。圖/臺灣證券交易所提供
證交所副總杜惠娟擔任與談人,鼓勵台、日新創公司選擇台灣上市。圖/臺灣證券交易所提供

證交所 生態 日本

延伸閱讀

證交所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攜手合作推動優質企業上市

推動新經濟 總座李愛玲:證交所將推ESG數位平台

經發會是疊床架屋?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親上火線說明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台灣半導體未來10~20年仍居全球領導地位

相關新聞

1字頭中鋼真香?老牛曝妻一套7年:投資前提是獲利穩、隔壁台電虧4千億

最近不少朋友在問:「老牛,中鋼跌到1字頭了,這種價位能不能撿?」看到有人說:「買來等個十年,一定會回來!」也有人無情回擊:「這是紀念品概念股,不如買0050」。老牛想說,這句話酸度很高,不過……還真不無道理,因為我還曾社群上分享過。 我曾在第二本著作中提到「定存股1.0」的概念,過去國營事業對國家經濟有穩定作用,常被當作政策工具,肩負政策性任務,大眾也普遍認為有政府當靠山,就「不會倒」。 但投資人常忽略一點:「定存股的關鍵,是獲利要穩定」看看隔壁棚的台電,累計虧損已破4千億,國營企業不等於獲利保證,中鋼也一樣。

台灣關稅20%以內不是不可能!伊森提「5籌碼」:食安和能源打包談判

距離 8 月 1 日「川老大關稅倒數」只剩最後幾圈,眼前這場台美談判早就不是單純比價碼,而是用稅率當籌碼的一盤多邊賽,伊森一直在思考該如何看待這輪談判台灣與美國的關係,今天我們想梳理一下看法,並跟讀者分享。

AI 多頭再起!輝達市值突破4兆美元 台光電、台達電齊創新天價

輝達(NVIDIA)市值突破4兆美元大關,激勵那斯達克指數昨夜再創歷史新高,帶動台股輝達概念股及AI族群士氣大幅提升。台...

美債標售結果優於預期...債蛙終於要解套了?專家:聯準會官員看法分歧

10年期美債標售結果優於預期,市場怎麼解讀下一步? 美國10年期公債標售結果強勁,提振市場信心,使投資人對美國赤字擴大可能影響融資的擔憂暫時緩解,美債市場應聲反彈,終結連五日的跌勢。 各天期美債價格全面走高(殖利率下滑),10年期殖利率下滑約6bp至4.34%。 此次順利的390億美元10年期公債標售被市場視為利多,帶動買盤擴大。 接著來分析這次標售結果的細節。

押寶台積電6月營收樂觀「買盤進場」 台指期夜盤衝22,500

台指期夜盤9日開盤後,雖市場靜待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通知,但在美股電子盤反彈中,以22,438點、上漲4點開出,一度回測2...

台灣關稅恐達25-32%!專家分析:大罷免之前、有些條件政府絕對不會妥協

台灣的關稅到底會落在什麼區間?首先,有看到坊間說法認為台灣沒有出現在昨(7)日第一批通知的對象國家當中,應該是跟歐盟一樣接近達成貿易框架協議的狀態,因此美國暫時不寄送關稅通知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