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跌、債券避險上漲...加上降息買債穩了?3風險常遭忽略:通膨都扛不過
【文.玩股小博士】
距離FED九月的預期降息時間越來越近,你卡債多年了嗎?還是準備要來當美國政府的債主呢?
大家都說降息在即,不管有買還是沒買的,至少都要參一腳,才能享受到債券大多頭行情,除了穩定領息之外,降息後的市場資金也可能湧入債市,有機會拼到價差。
讓我再問一次,你買債券是為了什麼?
只是期待降息的上漲,如果真的動機是如此,那麼這樣的原因非常弱。因為降息期間,投資商品可不只是債券上漲而已呢!
股市、房市才是最兇的爆發資產,否則2020年FED直接暴力降息歸零,怎麼沒人大買債券?反而是恐慌的看著股市、房市爆衝?但也不是都沒有,例如富邦金、國泰金、開發金、潤泰新這些債券型的金融股,受惠股債房大漲而不斷處分資產,帶動EPS跟著創新高。
其實很多人都不太懂債券是什麼,這邊首先說明一下,現在市場說的債券主要是美國政府公債,因為那是美國背書,倒債風險當然是最低,所以不只是台灣壽險業大買,全世界資金都在買美債,但這些機構是在資產配置,而不是搞價差而已,對於一般人來說,如果只是想吃豆腐而已,那麼你必須思考三件事情。
第一是利息縮水:很多人只有債券穩定領息的認知,但疏不知那些利息其實會跟基準利息浮動。
簡單來說,債券利息會跟著市場利率行情走,所以現在升息末端,債券ETF持續買進升息期間的高殖利率債券是很棒,但接下來如果遇到降息循環呢?當然也只能買進利息縮水的債券。
如果降息循環越長,這就會導致債券ETF買進更多低利率債券,這長期就會讓債息縮水,所以大家說的穩定利息這件事情沒錯,但重點是利息會減少,這件事就很少人提了。
第二是價差不一定:專家都說債券穩了,2023年絕對是降息的啟動,2022年先卡位債券就對了,到時候可以領息又賺價差,結果就是你知道的,買在高點直直落。
越晚買的人,殖利率越高,所以「反彈價差」也不一定,畢竟市場隨時都在變,FED也在2023年早就想降息,結果總經數據不允許,2024年又一路拖到第三季才出現第一次可能降息的機會,這也等於折騰了兩年,如果一直早早進場就只是等待價差,那麼非常抱歉,你不只買高點,連通膨都沒辦法對抗,等於有多重壓力。
第三是資產配置:說到有錢人持有債券,那個也只是人家的資產配置一環罷了,平時屬於避險部位的其中一個選項,主要並非期待債券能上漲,而是穩定領股息為主。
加上債券漲跌難以預料,買進之後也是長線投資,上漲就當作碰運氣。不然如果債券這麼棒,為何股神巴菲特都沒買?而是推薦大家買進大盤ETF?
他頂多就是玩一點短債而已,至於台灣身家破億的有錢人買債券,也只會買到總資產的一成多,反觀股票、房產、現金則分別配置兩成以上,所以有錢人都是「配置」債券,而不是想靠債券翻身或賺價差。
如果你能接受上面三點,再來考量佈局債券,也要記得衡量自身的投資策略,才不會因此而失去更多投資機會。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債券ETF三大迷思破解!關於利息與價差的秘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