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竹東黑幫「筍菇」遭鎖定 斜槓背景曝光!竟是知名吃播網紅

經典賽/2月23日台尼戰也賣光光 想看中華隊只剩1天有門票

年關難過…6旬男搭公車上班 裡冷吊橋前遭撞飛5公尺慘死

上周「面子、裡子」都兼顧!新興亞股中台股表現最亮眼

觀察新興亞股上周漲多跌少,以台股表現最為亮眼、上漲3.3%;另從資金流向來看,外資上周買超台股25.8億美元最多,接下來是印股14.4億元、南韓7.8億元,而對泰國、越南、菲律賓則呈現賣超。台股示意圖。中央通訊社
觀察新興亞股上周漲多跌少,以台股表現最為亮眼、上漲3.3%;另從資金流向來看,外資上周買超台股25.8億美元最多,接下來是印股14.4億元、南韓7.8億元,而對泰國、越南、菲律賓則呈現賣超。台股示意圖。中央通訊社

上周五(21日)適逢美股三巫日,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在連日股價創新高後遇拋售潮,也連帶拖累美國科技股及台股24日表現。觀察新興亞股上周漲多跌少,以台股表現最為亮眼、上漲3.3%;另從資金流向來看,外資上周買超台股25.8億美元最多,接下來是印股14.4億元、南韓7.8億元,而對泰國、越南、菲律賓則呈現賣超。

今(2024)年以來最吸金的亞股是南韓,外資買超167.8億美元,接著是台股的65.7億美元;賣超則以泰國的29.9億元最多,次為越南賣超18.9億美元。股市表現方面,今年來以台股漲28.94%最強,其次是越南13.46%、印度6.88%,但泰國下跌7.73%最弱。

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經理人張圭慧表示,台股今年以來強勢創高,也讓不少投資人有居高思危意識再起,上週五輝達股價連二日下跌,台股相關供應鏈也難逃波及,今日收盤下跌439.69點、跌幅達1.89%,為今年4月19日後跌幅最大的一日。

張圭慧說,觀察此波漲幅主要是反映AI產業帶來的利多,長線多頭趨勢仍在進行中,下半年在 AI伺服器和 AI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助攻下,仍有亮點可期。面對偏多的市場,如果投資人難以判斷進場時機,建議「定期定額」方式投入外,尤其隨著時序進入除權息旺季,想參與領息的投資人可伺機提前卡位布局高股息ETF。

越股上周收1282點,較前一周小漲0.2%。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胡志明指數6月呈現平盤整理,今年來截至6月21日上漲13.46%,但外資卻反其道而行今年賣超近19億美元,分析主要是國外資金回流追逐更強勢的股市外,追蹤邊境市場指數的ETF也確定清算,加上越股至今未納入 MSCI 新興市場指數,資本青睞的程度有限。

儘管如此,張晨瑋認為,越南企業獲利持穩,預期下半年復甦動能更強,且出口增速復甦中,2023年順差創高至260億美元。 5月初美國針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進行聽證,最終越南若順利於7月升格為「市場經濟國家」,相關反傾銷稅的威脅可望減輕,支持未來出口動能強勢。

張晨瑋強調,越南經濟持續展現成長動能,加速拉抬股市走揚,想參與後市成長的投資人可把握盤整找到最佳切入契機。

外資對亞洲股市買賣超金額。(資料來源:彭博,中國信託投信整理)
外資對亞洲股市買賣超金額。(資料來源:彭博,中國信託投信整理)

AI 亞股 台股 外資

延伸閱讀

上看3兆美元!證交所董座喊出台股市值「將挑戰全球前十強」

權值股回檔、台積電跌30元收940元 台股重挫439點收22,813點

四大權值股同步熄火 台股跌近400點摜破22900點

台股盤中大跌 台積電、聯發科、鴻海三王就跌掉逾250點

相關新聞

台積ADR觸及新高點 市值站穩1兆美元、躍上全球第九

台積電ADR在台股龍年22日封關當晚以223.2美元收盤新高價收市,市值站穩1兆美元之上。外界認為,台積龍年封關收盤價創...

股市中所謂黃金參數跟最好指標找到了?小童不藏私分享:覺得超級好笑

網路上也常常會看到有些人說什麼使用了自己自創的某某均線,就讓績效突飛猛進,開上跑車住進豪宅之類的,然後就接著包裝賣課程或是賣軟體。

龍年股民平均賺上百萬 沒賺到是因為買錯這些股

台股龍年封關,指數大漲5429點,漲幅30%,市值75.5兆元,較兔年大增18兆元,平均每位股民賺約136萬元,不過,今...

持續抱股過年…短期波動不等於長期績效!莎莉:期待今年台股年後也開紅盤

問大家,是否會持續抱股過年呢?

決定要抱股過年…因為年後開盤不論漲跌都會不敢進場!蜜蜂爹:勝率高但不保證一定上漲

目前手上的持股絕大多數都是長線部位,要我一鍵全出清,真的不太可能做到!

台股明封關...抱股過年或換紅包?稀飯「以歷史數據分析勝率8成」:是存股族好選擇

再過幾天,1月22日(三)就是台股的封關日了,當天仍可正常買賣股票哦!台股撮合成交的時間是上午9時到下午1時30分,而下單委託則可以在上午8時30分開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