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代表團無法參與川普就職典禮仍訪美 國民黨決定關鍵曝光

114學測首日登場!理組迎戰 數學A、自然科解答一次看

下周兩波東北季風先乾後濕 過年前還有一波更強冷空氣

遺產200萬該還房貸或買高股息ETF「套利」? 專家:投股市可以但建議這樣做

台股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股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有位朋友昨晚打給我,她說,上個月老公領到一筆200多萬的遺產,看股市這麼熱絡,原本想拿來投資,但又考慮到他們還有400多萬的房貸,不知道要把這筆錢拿來投資還是拿來繳房貸?

他們討論了很久都沒有結果,因為夫妻各持不同的想法,最後才想說要找我商量看誰的做法比較好。(但總感覺講了一邊都會得罪另一邊,好難做人)

最近這類的問題不少,事實上,先繳房貸還是先投資,要考量的因素非常多,像是家庭各項的收入、支出、所得水準,還有預計的投資期間及投資模式都會影響結果,要找到最好的決策,可能真的並非一通電話或訊息就能得出答案。

她老公的個性比較保守,想要把錢先還掉房貸,減輕一些房貸壓力,生活品質可能也會因此更好一點;而我朋友的做法比較積極,想把資金投入到殖利率6%-8%的高股息ETF,再拿股息去繳房貸,這樣會比繳掉1%多利息成本的房貸更划算。

如果選擇提前還房貸,200萬都還掉以後,房貸大約會剩下200多萬元,每個月的還款金額也會減少,壓力不會那麼大,而要是選擇投資,200萬不能一整筆直接投入股市,不然成本只有一筆,股市下跌就真的全部卡在高點了,要穩健就需要5年以上來慢慢投入才可以。

高股息ETF殖利率>房貸利率

如果順利的話...高股息ETF的6%~8%殖利率的>1%多的房貸利率,表面看這是很簡單的比大小,理論上,只要投資順利,高股息ETF的殖利率一定比房貸利率還高,但有注意到我說的嗎?

這是建立在理論上而且要順利的情況下,要考量的是投資有非常多的變數,如果現在投入後剛好遇到股災,變成手上的部位都卡在高點,成本非常高,未來實際領到的股息就不會如計算中、預期的那麼多了。

而這位朋友聽到要花5年,電話另一頭期待的聲音也變得失落...(所以原本還真的要打算一筆投入的嗎),我詢問他們平常都怎麼投資理財,得知是利用定存和儲蓄險的方式,也就是說沒有買股票也沒有買ETF的經驗,這樣看來,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未來不管持有股票或是ETF,參與行情的過程必定會受到漲跌影響心情,最終影響決策再改變結果。

當然!不一定會這麼倒楣,剛開始投資就遇到股災,最後我沒有給她一個明確的答案,但可以想一下,房貸是生活的一部份,生活不一定能光靠「計算」就計算出來,數學計算出的理想結果未必能套用到生活上,我鼓勵他們可以開始學投資,但並非是這次用房貸或投資比較的方式。

而是從頭開始建立投資觀念、學習投資,這項技能他們會受用一輩子,以後如果再遇到同樣的情況,有投資的基礎可能可以選擇的結果也會不一樣。

◎本文內容已獲 艾蜜莉-自由之路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ETF 利息 遺產 高股息

延伸閱讀

先生跟公婆皆過世…媳婦無小孩能繼承夫家遺產?律師分析繼承順位

台塑四寶破底卻「不啟動庫藏股」 他憂:連自家人都不想救了嗎?

台積電(2330)轉弱⋯換二哥當家?他出清改買聯電(2303) 網讚:60塊以下都是禮物

00878破23元定期定額該停扣? 達人:長期存股下跌反而要感到開心

相關新聞

台積電(230)法說會很好…台股盤中卻不漲反跌?狄驤:先拿小紅包走人但非看壞

台積電(230)法說會很好,為何台股不漲反跌?

買到鈊象(3293)和精華(1565)就是靠運氣! 切老:不知會漲這麼多但當初並非投機

我太太有時會挫挫我的銳氣問我「你自己說你買到精華和鈊象是不是運氣?」

今年股市一定會崩盤!此話能信?老派:預測股市未來走向幾乎是不可能的

今年股市會崩盤!

台積電開高20元領漲 台股開盤上漲165點

台股17日開盤指數為23,190.12點,上漲165.02點。台積電(2330)開盤價1,125元,上漲20元。

台積電(2330)十年股價破3000元? 夏綠蒂:有把握三年內1500元

今天跟朋友聊天,他有聽到有其他高手預測台積電(2330)股價10年可達3000元,問我怎麼看?

台積電股價彈升35元 市值攀高至28.52兆元

台積電法人說明會將於今天下午登場,隨著美股大漲,台積電股價展開強勁反彈,早盤達1100元,上漲35元,市值回升至新台幣2...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