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9月大賣台股1,659億元

美聯準會(Fed)持續「放鷹」,美債殖利率、美元指數雙雙竄高,引發國際熱錢撤離亞洲新興市場,台股9月遭外資大舉賣超1,659.4億元,是近一年單月最大金額,第3季賣超3,738.7億元,幾乎吃光上半年買超金額,到昨(28)日僅剩3.1億元,下周將是外資是否由買超轉賣超關鍵。
國際油價大漲、美國政府關門危機,加上Fed最新點陣圖顯示,明年降息幅度從原先4碼縮減至2碼,近日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4.6%,為2007年來新高水準,美元指數最高亦衝至106.8,是近九個月來高點,引發外資持續調節亞洲新興市場,回流美國市場。
台股來看,統計外資9月大幅賣超1,659.4億元,是2022年10月以來單月最大金額,且已連三月調節;9月的20個交易日中,僅有五日買超,18日以後更是連九賣,法人預期在美債殖利率拉回前,宣洩壓力恐無法告一段落。
統計外資9月賣超個股金額排行,權王台積電不意外成為榜首,單月提款756.9億元,至於廣達、長榮航、台達電、鴻海、技嘉、台泥、智邦、欣興、微星等,賣超33.8億至79.2億元不等,多檔均為評價高漲的中大型AI概念股。
至於逆勢買超標的,主要包括聯發科、國巨、光寶科、長榮、台光電、聯詠、華碩、華通、材料-KY、智原、智易等,金額在20.2億至82.9億元間,部分屬於股價位階不高,且產業景氣位於谷底的低基期個股。
群益投顧總經理范振鴻認為,隨Fed暴力升息負面效應陸續顯現,預估美國經濟成長率(GDP)今年第3季達到高峰後可能開始降溫,加上長期通膨呈現下滑趨勢,若美國10月經濟數據欠佳,推測Fed將無持續升息空間,將有利美債殖利率、美元指數拉回,以及國際資金回流台股。
永豐投顧分析,美國將於10月12日公布通膨數據,以不含食品、能源的核心CPI數據為關鍵,從預期數字看,9月核心CPI年增率雖還在4%以上,但月增率可望減緩到0.2%,屆時市場可能預期11月FOMC會議繼續不升息,逐漸形成升息終點已到的市場共識,有助國際熱錢重返股市,添增資金動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