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盤前解析/趨勢題材股 拉回找買點
台股上周五(30日)受到美國可能擴大限制對中國大陸出口AI晶片,輝達、美光同步走弱,加上長榮等多檔公司除息影響,指數續創回檔新低,不過,在櫃買市場表現相對較強的中小股帶動下,跌幅收斂,終場指數下跌26點,收在16,915點。
永豐領航科技基金經理人林孟嘉表示,台股6月底時逢季底作帳,觀察法人籌碼進出情況,AI所激發的買盤動力已經減弱,特別是投信出現由買轉賣,而且在上櫃市場一路減碼。
回顧過去經驗,投信從2022年7月就是台股買超忠實客戶,即使有很大部分是ETF買盤,但相較於外資,投信明顯是逢低進場,如今開始明顯減碼,值得注意。
台新投顧協理范婉瑜認為,台股短線回檔,美股攻擊力道也明顯減弱,在市場對美國將繼續升息的預期下,新台幣近期明顯走貶,外資買超也暫停,指數失守月線,預計後市維持修正格局,短期可先觀察有基本面的族群,等待逢低介入時機。
統一投顧協理陳晏平指出,美國第1季GDP年增2%,高於預期,雖緩解經濟衰退擔憂,但引發聯準會進一步升息預期。上周美股及台股漲多修正技術面乖離,加上除息指數蒸發,台股失守月線,技術面轉弱;適逢半年度投信作帳,及除權息高峰,台股指數波動加劇,短線操作者可稍作休息,靜待止穩訊號。
中長期多頭格局延續,拉回找買點,維持布局趨勢題材股,如AI及高速運算概念的散熱、PCB、半導體先進製程等族群,以及光通訊、汽車零組件及電動車相關、能源相關,搭配短期暑假商機的航空及遊戲。
第一金投協理黃奕銓認為,台股下檔季線及半年線上揚,下檔有支撐力道,短期維持高檔震盪格局。其中,第3季選股回歸基本面,布局有業績題材、低基期及產業進入旺季等個股,聚焦AI相關供應鏈、生技醫療、汽車零組件、蘋果概念、工具機、觀光航空等類股,慎防修正風險,嚴控資金持股水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