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解封航空股利多? 先看財務基本面
兩岸恢復十個直航點,一度為航空股帶來希望。但興櫃股星宇航空股價日前暴起暴落、上演雲霄飛車,讓投資人餘悸猶存。投資人此時想投資航空股,專家建議,由於陸客自由行及團客未開放,為航空股帶來的效益不高,未來若要投資,仍需評估各航空公司的財務基本面。
航空雙雄二月營收表現不俗,再加上直航消息挹注,看似前景樂觀,但航空股上周並未上演慶祝行情,上周五華航盤中最低甚至落至十九點五元,收在廿點○五元,另一龍頭長榮航盤中最低挫至廿七點五五元,收廿七點七元,興櫃新秀星宇航空更是震盪不斷、同樣跌至卅四點二元作收。
星宇行情崩塌,不少投資人慘被套牢在高點,更因此成立自救會。專家均言,最大原因是投資人跟風追價,不了解興櫃股票的操作模式,才會慘被套牢。
業者提前卡位 客運供給過剩
本土投顧分析,全球航空公司搶食解封後的客運大餅,投入大量客機提前卡位,造成客運供給領先需求的過剩狀況,但估計全球航空需求二○二五年才能回到疫情前水準。
投顧表示,市場熱烈期待解封行情,卻忽視疫情前的實際狀況:「航空業長期獲利不佳」,原本國內已經有兩大龍頭航空雙雄,現在再加上星宇航空來瓜分天空版圖,恐將使未來營收、獲利競爭更趨白熱化。
看上漲就追價 容易套在高點
先前星宇航空一度引發投資熱潮,帶動成交低迷的興櫃市場受追捧。以二月中旬為例,星宇股價一度自十九點五五元連日走揚、漲至廿日的高點五十點五元,漲幅超過百分之一五八。弔詭的是公司隨即宣布增資,隔天賣壓湧現,許多投資人慘被套在山頂上,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當時表示,「我們提增資,不是神操作」,表示宣布增資只是剛好在同個時機點。
航空解封行情利多加上營收暴增,致投資人跟風進場,星宇航空就是一例。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提醒,投資人看到上漲的股票會習慣性追價,再加上興櫃股票沒有漲跌幅限制,沒有限價機制,容易買到偏離成交價的價位,反買在最高點。
陸客團何時來 未來重要指標
展望航空股後市,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疫情解封加上星宇開新航線等利多,讓投資人受氣氛影響、進場追價。但他提醒,長榮航空有這麼多航線,基本面也能預測,再加上國內航空雙雄航線幾乎都占滿了,星宇是否能再創造更好的營收,還是需要多加留意。
兩岸關係雖冰山解凍,有機會替觀光產業創造機會,但業者分析,昔日每年約一百七十萬觀光旅次的港澳人士來台自由行,截至三月初仍未回復至疫情前水平,不僅自由行不給力,以螞蟻雄兵之姿帶來旺盛消費力的陸客團,何時才能再「團進團出」,才是航空與觀光業未來重要指標。摩爾投顧分析師張貽程建議,投資人切勿盲目追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