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鴻獲利不如預期引賣壓 惟外資給予買進、目標價650元
儒鴻(1476)雖然去年財報以每股純益24.75元創下歷史新高,不過,由於去年第4季獲利表現大幅落後市場共識40%,營利率創下2021年第3季以來新低,早盤引發賣壓,股價一度來到463元,跌幅近4%。法人表示,儒鴻營業費用增加及匯兌損失使去年第4季財報不如預期,市場接下來聚焦3月9日的法說會,包括客戶庫存去化情形、營業費用是否下降,以及營利率是否改善是關注重點。
儒鴻公告去年財報,全年稅後純益67.9億元,年增31.9%,每股純益24.75元,去年第4季稅後淨利7.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89元,年減39%、季減64%。有本土投顧出具報告指出,營業費用負擔恐將造成儒鴻2023年獲利進一步下修風險,因此給予儒鴻「降低持股」評等及目標價381元。
不過,有美系外資持續看好儒鴻,並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650元。該報告指出,儒鴻去年第4季獲利雖受到一次性費用和外匯損失的拖累,但毛利率表現優於預期,顯示平均售價攀升和更好的產品組合,至於營業費用攀升主要是去年獲利創高,受一次性發放業績獎金約6000萬所致,加上匯兌損失超過1.5 億元,進一步拖累獲利。
該外資認為,儒鴻目前本益比和2023年營運成長動能皆具有吸引力,因此把儒鴻視為成衣代工股中的首選。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