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檔主力點火 帶頭衝

台股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股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通膨數據降溫不如預期,美元、美債殖利率【殖利率】殖利率(Yield to Maturity\, YTM),指債券投資人從買入債券一直持有至到期日為止,這段時間的實質投資報酬率,又因為持有債券至到期日,可稱為「到期殖利率」,簡稱為「殖利率」。債券屬於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但市場利率波動會影響債券殖利率高低,進而帶動債券價格上漲或下跌,期間所產生的資本利得或損失,有可能會高於固定的利息收入。走揚,外資對台股偏向觀望,投信、自營商、主力等內資火力集中友達(2409)、華航、元太等16檔衝鋒兼控盤股,下周將繼續扛起多頭人氣大旗。

美國最新公布的1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PPI】生產者物價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 PPI)是用來衡量生產者的產品出廠價格,其中包含了原料、半成品以及最終產品等三個生產階段產品的出廠價格資訊。部分國家以躉售物價指數(Wholesale Price Index\, WPI)來表示,各國的PPI或WPI組成成分也不盡相同。由於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物價波動,終將反映至最終產品的價格上,因此PPI可視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先行指標。)月增率創去年6月以來最大增速,加上初領失業金人數意外回落,顯示通膨仍有上升疑慮,帶動美元、美債殖利率走揚,外資在台股進出也陷入觀望,本周買進、賣出金額多僅在500億元至700億元,昨日買進金額更降破500億元,僅487億元、今年第三低量,較正常時期的各約千億元水準大幅縮減,對台股影響力下降,內資對盤勢影響力加大。

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台新投顧總經理呂仁傑指出,以近期美國經濟數據來看,可能會增強聯準會繼續升息的決心,外資需要時間消化這些變數,是近期投資台股力道下降的原因之一,因此,觀察投信、自營商、業內、主力等內資動向,將是近期觀盤重點。

根據統計,本周主力買超,投信、自營商看好上半年有望脫離去化庫存帶來的營運谷底,在基本面加持中,二者合計加碼逾千張的個股,包括友達、華航、華新、台泥、中興電等。

友達儘管業績不佳,但因庫存有效去化,成為近期法人追捧對象;華航、王品則有解封與普發6,000元題材;台半、貿聯-KY則有車用電子商機。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認為,外資短線對台股進出觀望,在台指期淨多單卻上升至1.7萬口為今年以來最高,顯示對台股心態仍是偏多,不過,仍需觀察聯準會動向;另外,台股指數空間有限,但個股空間不小,尤其是有機會在上半年落底的產業,在投信、自營商等內資籌碼的支援下,是盤面的聚焦點。

台股指數 外資 自營商

延伸閱讀

夏玉順遭指逼空服員幫穿襪 工會籲華航公開拒載

台股高股息商品 可布局

夏玉順華航鬧機影片曝光!商務艙喧嘩引空服斥責「不要手來腳來」

台股收漲117.6點 三大法人買超110.4億元

相關新聞

法人正向樂觀…台股10月反彈 五訊號亮了

台股近來震盪盤軟,表現轉趨弱勢,特別是在外資不斷賣超下,8月及9月都收黑,總計第3季外資賣超3,739億元,指數下跌56...

台股活水到 迎選舉行情

台股昨(28)日在AI股回穩下,指數上漲43點,收16,353點,不過累計第3季大盤仍跌561點,季線連三紅止步。展望第...

通膨頑固難以消散…景氣連十藍燈好恐懼? 專家:繼續佈局市值型ETF

27號繼續開出藍燈且分數並未繼續挺進,反而停在15分且尚未進行改版,分數停滯的原因是...

連假行情開跑!台股早盤一度漲逾百點 有望上攻16,400點

周三(27日)美股三大指數上漲,又遇中秋、雙十連假,影響今(28)日台股開盤上漲20.35點,開盤指數16,330.71...

Fed不降息 他捨不得賣長債!網揭「最大缺點」曝僅1情況值得買

美國聯準會(Fed)9月政策利率按兵不動,滙豐銀行預測今年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停留在5.25%到5.5 %高峰,2024年後下半年穩步下降,進入降息周期。PTT網友討論,由於降息時間點難預測,因此考慮將持有的長債賣出、改投資市值型股票。其他人則認為,長債屬於資產配置的一環,長期投資報酬一定低於股票,除非資產夠多、有閒錢,不然不建議買。

蘋概向上衝 台股破底翻

蘋果新機銷售傳佳音,激勵蘋概股昨(25)日股價表現強勢,加上投信、集團拚季底最後一周作帳績效,引領台股跌深反彈、出現破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