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回補台股 未達滿足點

本波外資連14買急行軍,累計買超2,503億元已逼近歷史最高連30買的2,691億元紀錄,外資買盤是否出現減緩甚至竭盡,成為多數觀望想進場、但怕外資倒貨的投資人最關心話題。
法人指出,從外資主要回補的台積電推算,昨(3)日持有張數為1,863萬張,今年以來回補了26萬張,距外資前波持有高峰1,961萬張,還有98萬張回補空間。如果外資持續回補台積電,可順勢帶動外資回補股同步走揚,加權指數將欲小不易。
此外,美國聯準會升息態勢趨緩,新台幣升值,國際熱錢明顯回流,對照前二、三年大賣台股,如今情勢改變,外資買盤應會持續回流。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熱錢回流台股,台積電為最大權值股直接受益,台積電技術獨步全球態勢依然沒變,營運可望隨庫存去化告一段落後轉佳,評價面隨聯準會升息趨緩可望重新提升,不排除外資持續回補,與前波持有張數高峰之間差額可作為外資買超滿足點參考。
統計外資本周以來買超1,195億元,連續第四周買超,與此同時,外資台指期淨多單連日增加至9,327口,台指期部位多維持淨多單,並未逢高獲利並布局空單,期現貨籌碼動向維持偏多。
除加碼台積電,外資連續買超個股也為市場追捧,統計外資連續買超十天以上共有22檔,當中又以聯邦銀連買天數最多,高達17個交易日,買盤自2022年12月30日起延續至今;記憶體相關晶豪科及鋼鐵股允強同獲連16買超挹注,也就是說,今年以來每個交易日都有外資買盤卡位。
按回補張數看,以緯創張數最多,高達6.8萬張;晶豪科有1.7萬張,排第二;王道銀行1.1萬張、和碩1.09萬張;中工、新纖、環球晶、藥華藥等本波回補張數也在2,000張以上,資金偏好穩健型及低基期股。
內外資機構法人分析,部分科技次產業出現復甦態勢、中國大陸解封、能源轉型、供應鏈重塑等趨勢有助帶動新興市場走勢,台股是受惠一員,外資賣出的干擾變數逐漸消退,在賣壓宣洩後,部分股價評價偏低者牽動外資回補。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