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蘋果iPad Pro遭竊之旅」從美國到中國說再見 他傷心:人性騙了我

外資搶進台股 再買百億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美聯準會(Fed)利率決策出爐前夕,外資在股匯期三市做多,其中對台股繼續第12買超102.5億元,推升加權指數昨(1)日上漲154點收最高15,420點,站回年線與15,400點整數關卡,成交量則因美國聯準會即將宣布最新利率決策,降至金兔年開紅盤三日來最低2,417億元。

綜合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等專家看法,由於新台幣升值,短線偏多態勢不變,惟此波彈升幅度不小,加上指數至年線15,359點及15,400關卡之上,難免面臨獲利及解套調節壓力,短線整理修正過熱指標後有望續攻15,500點關卡。

而最後一盤逾千張買單敲進開發金、中信金、玉山金、台積電、聯電、華新、中鋼、長榮航、華航、裕隆等個股,頗有押寶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釋利多意味,拉升加權指數上漲45點收昨日最高,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分析,由此看出資金瞄準三大類族群:高價股、權值股、漲多強恆強股,亦顯示盤勢是由外資、大戶控盤。

多頭總司令、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也分析,根據最新CME的Fed Watch數據顯示,今年聯準會頂多3月升1碼,因為通膨數據趨緩,預期聯邦資金利率區間最終只會升到5%,下半年不會再升息、明年降息機率升溫下,預期美元會轉弱,這將有利於外資回補台股;而年初以來外資已買超台股2,110億元,但這也僅是一小部分的資金,看好外資在下半年回補力道會更加積極。

台股昨天開高震盪,台積電等權值股普遍回神,而盤面表現最強勢為觀光族群,受惠台灣春節連假及大陸解封促使消費回溫,預期觀光類股1月營收有望挑戰新高表現,激勵上市觀光指數最高來到123.39點,終場上漲2.4%收122.53點,為2018年5月以來的高點,指標股王品也亮燈漲停收197元。

法人動態上,外資是台股突破萬五、站回年線的推手,昨日買超102.5億元,連12買合計2,162億元、使今年以來累計買超2,110億元,回填去年全年賣超1兆2,326億元的17%,台指期淨多單加碼1,645口至4,234口;投信買超7.4億元,連三買共50.4億元;自營商買超11.5億元,連八買共182.8億元;八大公股行庫持續換銀彈賣超28.7億元,連六賣共306.3億元。

黃文清提醒,除了聯準會動向,歐洲、英國央行也將接續召開會議;重量級的蘋果、Google、亞馬遜等美科技股也將公告財報,基本上財報與財測多不被看好,但一般預估基本面最壞的狀況就在上半年,而股價已反應在前。

美國聯準會 外資

延伸閱讀

新台幣重返29字頭後會繼續升嗎? 匯銀:觀察這兩大變數

台幣睽違半年重返2字頭 能否站穩要看聯準會臉色

台股量縮、多頭再收復年線 法人:秉持大漲不追高原則

台股上漲154.93點 三大法人買超121.98億元

相關新聞

5/29【早晨財經速解讀】美債務談判順利 AI派對漲翻天 核心PCE再上行 六月恐再升息?

美國府會終於在上周未達成提高聯邦政府舉債上限的「原則」協議,標普500指數期指周一開盤應聲上漲0.7%,美元兌風險貨幣走貶。而在人工智慧(AI)熱潮帶動下,費城半導體指數上周五連續二日大漲超過6%,美股三大指數也連漲二日。投資人焦點如今將回到聯準會(Fed)是否繼續升息。以下是本周開盤前,最值得留意的五件國際要聞:

台股攻萬七 AI股喊衝

台股上周爆量大漲、站上16,500點。展望後市,法人指出,隨各項國際利空淡化,時序也將進入下半年傳統電子旺季,加上台灣A...

「老大哥不讓了」 長榮航飛越星宇航 爆量上揚改寫9個月新高價

暑假旅遊商機可期,特別是疫後需求大舉浮現,航空客運需求爆量,航空雙雄今(26)日表現強勁,長榮航(2618)盤中最高一度...

輝達飆漲台股早盤漲逾200點 台積電漲25元開568元

Nvidia 財測樂觀股價飆漲逾24%,費半暴漲6.81%,帶動台股今(26)日開盤上漲217.14 點,開盤指數16,...

14年來最長!台股明年交易251天 台股、券商同享利多

行政院今天通過「2024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明年總放假天數僅115天,換算2024年全年台股交易天數共251天,...

台股再創新高漲132點收16,292點 台積電漲18元收543元

輝達財測展望樂觀,帶動台股相關電子供應鏈漲勢,今(25)日台股尾盤急拉再創新高,上漲132.68點收在16,292點、漲...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