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張育成大聯盟本季初登場 杜沃雙響砲助紅襪奪首勝

投顧精選…台股十強 錢「兔」似錦

台股。記者侯永全/攝影
台股。記者侯永全/攝影

虎年全球股市遭逢利空洗禮,年初起美通膨數據上升,2月爆發俄烏戰爭,歐美央行開始升息,大陸防疫封城造成供應鏈中斷,及對台軍演等一連串政經利空衝擊,台股自高點回落,跌幅逾兩成。

展望兔年,產業庫存消化、企業獲利降溫及股市評價下修等調整因素可望和緩,台股有機會逐季回升,法人圈普遍具有共識,認為股市逐季回溫,因產業基本面佳、市場資金動能不虞匱乏、現金股息殖利率在全球市場名列前茅,預期仍將有亮眼表現。

由於台股兔年的走勢備受期待,本報特別請國內十家投顧,分別為富邦、群益、凱基、第一金、統一、中信、元富、華南、台新與國泰證期研究部,從籌碼面、基本面及技術面等各面向的表現評比,綜合篩選出台股的「金兔年十檔熱門股」,包括電子股以及傳產股,提供投資人作為兔年台股操作布局的參考。

台積電 技術領先

台積電(2330)預估半導體2023年上半年可回到健康水準。台積電2023年營收估持續成長,並維持未來數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CAGR)15-20%,長期目標毛利率維持53%以上。

看好台積電先進製程技術領先,3nm(N3)製程進度符合預期,在HPC和手機應用的驅動下,預估2023年產能將滿載,3nm/N3E製程及漲價效益為2023年主要成長動能,將占2023年晶圓營收的4-6%。

預估台積電2023年營收為23,530.7億元,年增3.5%,毛利率為56.6%,淨利為9,749.8億元,EPS為36.99元。

看好台積電先進製程技術領先,3nm/N3E製程及漲價效益為2023年主要成長動能,預估2023年EPS為36.99元,雖然目前股價自低檔反彈約兩成,然依EPS推估本益比約為12倍,目前位於歷史本益比低檔區間,長期營運展望佳,建議可利用目前股價偏低進行布局。(王皓正)

聯發科 出貨喊衝

聯發科(2454)主攻智慧型手機晶片,為全球第四大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核心業務包括行動通訊與智慧家庭,在智慧電視、語音助理裝置、Android平板電腦、藍光DVD播放器晶片組位居市場領先,智慧型手機晶片出貨量則排名全球第一。各產品線來看,手機業務占營收55%,Smart Edge業務占營收38%,主要是Wi-Fi產品、筆電與TV SoC,5G modem在美國CPE市場持續取得市占率。

全球手機產業預期2023年上半年可望庫存調整告一段落。聯發科5G手機晶片性能高過於競爭對手高通,於5G手機市場市占率逐漸提高,2023年5G滲透率持續提升,預期5G手機晶片出貨量將維持成長態勢。

聯發科股價2022年登上波段新高1,215元,但受2022年上半年全球手機調整庫存影響一路走跌,直至9月底看到全年低點533元,目前評價偏低,股價有回升空間,可分批布局。(王皓正)

鴻海 獲利可期

電動車業務開始貢獻營收,看好實現轉型升級目標;雖今年上半年由於疫情、通膨、地緣政治緊張等不確定性因素可能尚未消除,使毛利率恐受負面衝擊,但仍正向看待鴻海(2317)2023年全年營收及獲利成長表現。

手機組裝方面,2022年前三季蘋果全球市占率為16.9%,較前一年同期增加0.8個百分點,表現優於中系手機。

2022年第1季電動巴士已開始在台量產與銷售,Model C則預計於下半年交付,並持續全球各地的電動車布局計劃。

整體來說,預期2023年電動車業務將開始少量貢獻營收,並於2024年放量成長,半導體布局亦逐漸展現成果,預估2023年營益率為2.8%,EPS約為11.62元。

未來鴻海在電動車三電關鍵零組件及軟體投資的相關布局效益將逐漸顯現,未來毛利率將逐季轉佳,建議可利用上半年股價拉回時逢低布局。(周克威)

台達電 動能強勁

台達電(2308)為全球最大電源供應器廠商。目前三大事業體為電源及零組件部門、自動化部門及基礎建設部門,台達電以製造繞線式磁性元件起家。

台達電2022年面臨PC供應鏈庫存調整壓力,然在PC營收動能趨緩下,其他事業營收動能仍維持強勁。持續看好台達電2023年營收成長動能,主要是公司具備長期動能之事業體電動車、伺服器等2023年展望仍佳,公司2023年EV相關營收目標達10億美元以上,意味EV相關營收年增率可望達25%以上;伺服器相關營收亦將受惠資料中心資本支出成長帶動出貨量,及伺服器效能提升推動電源供應器規格升級;預期台達電2023年在營運規模提升下,獲利率亦優於2022年。

台達電基本面仍佳,市場依舊看好中長期發展,因此股價修正幅度不大,逢低承接買盤旺盛,估計270元以下為相對低點,建議可逢低再行介入。(王皓正)

國泰金 展望正向

國泰金(2882)旗下證券、壽險與產險子公司獲利衰退,甚至轉虧,僅銀行子公司保持獲利成長,但預估2022年第4季壽險淨值應可回升,產險的虧損也在2023年逐步收斂。

國泰金2022年前三季累計淨利539億元,年減55.7%,每股稅後純益(EPS)衰退至3.83元,前三季權益報酬率(ROE)為9.0%。

國泰人壽預計2022年負債成本將下降5~10bps基本點,避險後投報率4.26%,投資收益仍可維持穩定。國泰世華銀2022年前三季淨利差1.33%,已超過公司原先預估1.3%。第3季季底逾放比0.09%,覆蓋率1855%,資產品質健康。國泰產險受防疫保單影響,前11月自結虧損174億元,已完成現增200億元。

國泰金於2022年10月一度跌破37元關卡,目前股價處於相對低檔區。建議於37~42元區間逢低買進,55元以上逢高減碼。(高瑜君)

富邦金 恢復成長

受新冠肺炎疫情與資本市場波動拖累,富邦金(2881)旗下證券、壽險與產險子公司獲利衰退,甚至由盈轉虧,僅銀行子公司保持獲利成長,富邦金2022年前三季累計淨利837億元,年減36%,每股純益(EPS)下滑至6.51元,前三季權益報酬率(ROE)為11.2%。

展望2023年,受惠於全球央行同步升息,目前富邦人壽新錢投報率已超過5%,避險前經常性收益回升。美台利差擴大,新台幣趨於弱勢,有利於海外債券利息換匯表現。2022年現金股利收入達218億元,2023年有望維持高檔水準,預期壽險獲利將恢復成長。台北富邦銀行受惠利息淨收益成長與提存減少,預期2023年淨利收成長近一成,淨手收中個位數成長,2023年整體營運將保持成長態勢。

金控資金充足,預期2023年將發放1.8元現金股利,殖利率約3.2%。富邦金2022年10月一度跌破50元關卡,創2021年5月以來新低,目前股價仍處相對低檔,建議50~55元區間逢低買進,70元以上逢高減碼。(高瑜君)

中鋼 需求升溫

各國加強基礎建設有利支撐2023年鋼鐵需求,加上大陸基建投資維持較高增速,防疫鬆綁有利鋼鐵需求回升。

美國通膨回落,升息預期見頂,有助於消費回溫,且美國期中選舉已結束,基建法案有利支撐2023年鋼鐵需求。

雖目前實際鋼鐵需求僅從急凍中緩步恢復,但歐盟去年開始禁止購買俄羅斯煤礦,且澳洲煉焦煤最大的買家印度,在當地雨季過後,開始回補庫存,需求逐漸回暖,使煤價反彈至約每噸300美元,因目前煤價仍在高位震盪,預估煤礦高成本會反映在2023年第1季末至第2季之間,若搭配各國基建將於上半年逐步招標釋出,鋼鐵報價及利差預估2023年下半年有機會出現較明顯回升。

預期2023年鋼鐵需求將自谷底反彈,有利鋼鐵盤價回溫,改善鋼廠獲利,中鋼元月盤價有望跟隨國際市場盤價開出平高盤,目前評價已至合理區間,建議逢低布局。(周克威)

台塑 搶綠能商機

塑化下游報價跌勢明顯收斂,再跌空間有限,加上大陸疫情管制自2022年12月起逐步鬆綁,提振市場信心及回補庫存意願,短期報價有望築底反彈。台塑(1301)2023年第1季歲修工廠數比2022年第4季少,開工率將有所提高;塑化行情有望於第1、2季落底反彈,台塑產品利差相對穩健,有望較同業更受惠。

台塑近年積極布局綠能事業,旗下新智能即是從事上游電池生產所需的原料,及下游產品包括如儲能設備組裝時所需的配電盤、變壓器等,並切入電池管理系統、能源管理系統及不斷電系統等研發與銷售的新能源產業、鋰電池及相關應用的公司。市場預估今年EPS 5.82元。

台塑歷史本益比區間下緣約在七倍,目前本益比約莫九倍,大陸解封後需求可望回升,加上2023年第2季密集歲修期,市場供給減少,殖利率仍高,具長期投資價值。(周克威)

南亞 產能發威

預估塑化業2023上半年產業調整告一段落,下半年營運將回溫。由於終端需求放緩高於預期,客戶仍處於庫存去化階段,疊加國際原油與大宗原物料跌勢未止,拖累產品售價,部分客戶也有延後下單現象,影響整體營運表現。南亞(1303)主要事業包括電子材料(南電、環氧樹脂、銅箔、玻纖布等)、化工產品(EG/DOP系列/BPA 等)、聚酯產品及塑膠加工。

2022年12月大陸疫情管制逐步鬆綁,提振市場信心及回補庫存意願,有助化工營運於2023上半年落底,第3季是電子材料旺季,電子產業下半年將出現較強勁的需求,配合南亞在台灣、大陸南通及寧波廠有電子材料及化工新產能投入,將挹注成長動能。

考量大陸同業新產能開出壓抑化工產品行情,而電子產業進入傳統淡季,供應鏈也持續調整庫存,預期2023年第2季營收有機會落底,全年EPS 4.02元,建議短線觀望,利用第1、2季產業落底期間,逢低布局。(周克威)

儒鴻 業績逐季揚

受疫情、原物料大漲影響,儒鴻(1476)股價從2021年歷史新高683元,跌到2022年最低377元。隨業績有望在2022年第4季落底、2023年首季開始逐季成長,摩根士丹利、大和等外資券商看好美國成衣庫存調整已約三季,2023上半年有望重啟拉貨動能,大摩給予「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由630元上調至640元。

儒鴻2022年12月營收26.39億元,月減3.4%,、年減36.9%;第4季營收76.28億元,,季減28.8%、年減22.5%,低於市場預期,法人認為與訂單遞延認列有關;且因儒鴻的客戶下單狀況較上季回穩,為儒鴻主力的中高階產品向來有較佳的去庫存能力,尤其主要成衣庫存調整已有二到三季,研判2023年第2季庫存就會調整結束,下半年營運將可回歸正軌。(劉德宜)

台股 兔年 俄烏戰爭

延伸閱讀

股海自由行/年後行情可期 緊盯美中兩大事

12檔必買基金 揚眉「兔」氣

十大熱門零股 ETF占四檔

勞動、退撫基金年後銀彈上膛 台股迎千億元活水

相關新聞

國安基金會退場嗎?4月13日將召開例會 此次進場已175天

國安基金去年7月進場護盤,至今175天個交易日,國安基金例會將於4月13日召開,並於會後公布最新財報。官員表示,本次例會...

3/31【早晨財經速解讀】 多頭大反撲 大空頭Micheal Burry認輸!贏了通膨戰 將迎衰退關?

美國股市周四(30日)收盤上漲,儘管聯準會官員重申對抗通膨的決心,但科技股延續近期強勁走勢,不過,銀行股走跌,限縮了美股漲勢。

3/30【早晨財經速解讀】清明變盤 現金為王?那指入牛市 日本GDP又掉一名?

美國股市周三創下近兩周來最大漲幅,科技股在市場樂觀信心的推動下急拉一波行情,美光科技業績展望優於預期,英特爾也因新產品利多而大漲。

金融業加碼台股 敲進300億

2月台股小漲1.6%,銀行、保險、證券大舉敲進逾300億元,成為台股穩盤力道,其中光壽險業就加碼台股126億元最多,若以...

3/29【早晨財經速解讀】各國央行拋售美債 2023迎來「黃金」時代?馬雲回來了 阿里ADR飆升14% 中概股再起飛?

科技股率美股三大指數周二下跌,受到債券殖利率所累,最近銀行業動盪消退,投資人關注焦點回到聯準會(Fed)進一步升息的威脅。

3/28【早晨財經速解讀】慘!又一顆景氣藍燈 矽銀終於找到買主 銀行危機結束?

矽谷銀行(SVB)被收購提振銀行股,投資人對銀行業動盪進一步蔓延疑慮降溫,但科技股下跌限制了美股漲勢。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