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存債感」!債券ETF受益人數翻倍 投資級公司債ETF反攻訊號出現

上周超級央行周剛落幕,美國聯準會、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皆維持鷹派論調,其中聯準會12月利率會議如預期升息2碼,並將2023年底利率點陣圖利率預測上修至5.125%,主席鮑爾也暗示,下次會期(2023年2月)可能只會升息1碼,目前利率已接近「充分緊縮」水準。法人分析,Fed於2023年升息腳步可望明顯放緩,美債延續築底回升的可能性高,投資價值浮現。

觀察國內金融市場,根據投信投顧資料,截至今年11月底,債券型ETF總受益人數來到122,958人,基金規模達新台幣1.19兆元,與去年同期比較,雖債券價格跌幅較大導致債券ETF基金規模略有縮水,但受益人數卻從57,273人成長至122,958人,增幅達114.69%、總受益單位數亦成長約11.53%,顯見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逢低進場、將債券ETF納入資產配置中。

國泰投資級公司債ETF(00725B)基金經理人林盈華分析,台灣投資人之所以開始關注到債券ETF,其投資價值有三:

一、逢低進場:在今年快速升息的環境下,債券收益率來到相對高點,觀察代表投資等級債的相關指數,如彭博Baa公司債總報酬指數已經跌落3年均線,此次乖離最大,債券價格以來到相對低點。此外,台灣投資人偏好配息商品,市面上許多債券ETF亦提供季配息機制,也能為投資人創造現金流,可趁勢低檔布局。

二、掌握轉機: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降至7.1%,低於市場預估,由於通膨數據已連續2個月明顯下滑,為債市反攻確立訊號,加上升息進入尾聲,投資等級債相關指數已出現反轉向上的走勢,資本利得空間浮現。

三、防禦升級:由於債券與股票的報酬長期走勢具低度相關性,故在目前充滿經濟衰退疑慮的市場環境中,投資組合納入債券資產,有助於降低投組波動度,並提高風險報酬比。

法人分析,展望後市,全球央行利率政策進入升息末段,利率政策趨向和緩,加上通膨持續回落、債券收益率具吸引力,看好投資級公司債市場。根據Bloomberg資料,回顧過去近 3 次升息循環下,隨著美國升息見頂,在前後半年內任一月月底進場,持有美國投資等級債一年後的平均報酬率,都有5%~12%的亮眼表現。

林盈華表示,近期全球美國投資等級債券資金已出現流入,且高盛、美銀等國際投行,也相當看好美國投資等級債2023年的表現,預估總報酬可望來到7%~10%。雖然收益率較先前高點有所回落,但仍位在相對高檔區,長期投資價值浮現。當Fed停止升息,將有利全球債市落底回升,持續看好具利差優勢且信用違約風險相對較低的投資等級債,建議可將部分資金轉往配置投資級公司債ETF,掌握升息尾聲難得的收益機會。

債券 美國升息

延伸閱讀

日本2年期公債升破零…全球負殖利率時代 終結

美國公司債 有利可圖

債券ETF人氣強強滾

錢進債市 把握三訣竅

相關新聞

【早晨財經速解讀】 AI市場真有那麼大?聯準會和市場 到底誰錯了?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昨(29)日於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演講時端出旗下最新、有「地表最強AI超級電腦」之譽的自家超級電腦系統「DGX GH200」,今年底開始供貨,並以最新架構打造全新伺服器配置,台、美各一家廠商優先出貨,美國是美超微(SuperMicro),台灣由廣達(2382)集團搶到頭香,搶搭最新最強的AI商機。

5/29【早晨財經速解讀】美債務談判順利 AI派對漲翻天 核心PCE再上行 六月恐再升息?

美國府會終於在上周未達成提高聯邦政府舉債上限的「原則」協議,標普500指數期指周一開盤應聲上漲0.7%,美元兌風險貨幣走貶。而在人工智慧(AI)熱潮帶動下,費城半導體指數上周五連續二日大漲超過6%,美股三大指數也連漲二日。投資人焦點如今將回到聯準會(Fed)是否繼續升息。以下是本周開盤前,最值得留意的五件國際要聞:

台股攻萬七 AI股喊衝

台股上周爆量大漲、站上16,500點。展望後市,法人指出,隨各項國際利空淡化,時序也將進入下半年傳統電子旺季,加上台灣A...

「老大哥不讓了」 長榮航飛越星宇航 爆量上揚改寫9個月新高價

暑假旅遊商機可期,特別是疫後需求大舉浮現,航空客運需求爆量,航空雙雄今(26)日表現強勁,長榮航(2618)盤中最高一度...

輝達飆漲台股早盤漲逾200點 台積電漲25元開568元

Nvidia 財測樂觀股價飆漲逾24%,費半暴漲6.81%,帶動台股今(26)日開盤上漲217.14 點,開盤指數16,...

14年來最長!台股明年交易251天 台股、券商同享利多

行政院今天通過「2024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明年總放假天數僅115天,換算2024年全年台股交易天數共251天,...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