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股票市場的「3個鬼故事」! 專家:就算沒多頭也能獲利

2022年接近尾聲,回顧這一年來的行情,除了很多這一兩年剛進場的投資人,被跌到嚇出場之外,今年以來也發生了許多黑天鵝事件。
股市達人股添樂發布一則影片,點出明年股市可能發生的三個「黑天鵝事件」,分別是「通膨持續」、「利率維持高點」,以及「歐債2.0」;不過他也鼓勵投資人別太悲觀,即便沒有2023年股市大多頭的可能性極低,但掌握超跌的時機點還是能有獲利的機會。
以下為影音內容:
烏俄戰爭,從一開始沒想過會發生,但還是打了起來,開戰後迎來天然氣的價格飆漲,又引發了歐美國家近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隨後是美國聯準會的暴力升息,也還有英國的養老金風暴。
這一連串的風險事件,每一次都引發了劇烈的市場動盪,不論是存股族,或是短線投者人,在今年的操作難度上是非常之高,展望明年投資人都很關心,還會不會有其他意想不到的鬼故事發生。
剛好距離2023年也僅剩下一點點的時間了,趁這個機會,以下分享關於2023年,有哪一些可能還未爆發的市場未爆彈。
通脹持續
最有可能引發市場動盪的第一個頭號因素,就是通貨膨脹。
但通貨膨脹的最高點不是已經過了,聯準會主席鮑威爾也說通貨膨脹會緩慢的下滑,為何2023年還要關注通貨膨脹呢?
膨脹上半場結束了,可是下半場還沒結束;美國現任的財政部長葉倫就說:現階段美國經濟仍然脆弱,容易受到衝擊,衰退風險依然存在。盡可能的確保「黏性通脹」和「衰退」的情況不會發生。
黏性通脹是什麼意思?用最白話的意思解釋,就是市場對於通脹的預期會延續到下一個年度,也就是說,今年在非常高通膨的情況下,進入到了下一個年度,民眾可能就會預期通膨會死灰復燃,這樣的預期就會導致當年度更容易產生通膨的情況。
也就可以解釋,為何麼各國央行的發言人,都要盡可能打壓市場對於未來通膨的預期,就是因為市場的預期會出現自我實現的情況。
從上表格就可以發現,聯準會對於通膨的預期,像PCE通脹還有核心PC通脹,9月份跟12月份都出現一個非常明顯的差距(往上調整),這就說明在2023年度,通膨的回落,其實並沒有預期的這麼樂觀。
通膨攸關人性,人性又是最難預測的,因為沒有一個脈絡可循,就像兩性話題為何永遠是最熱門的,因為它是最難預測的。
通膨真的會回落嗎?這是明年首先要面對市場可能的黑天鵝事件,尤其市場走勢只要跟所有人預期的都不一樣,那估值一定就會很快的來進行反應。
利率持續
持續上述所說,假設通膨都不降,或是降的速度沒有預期來的這麼快,下一步就是利率的峰值再進一步往上調。
11月份的利率最高點來到了5%,高於8月份的,會出現這樣的上調,就是市場發生了跟預期所想的不一樣的情況。
市場再2023年可能會遇到,明年的峰值又繼續再往上走,也就代表全球央行會停留在高利率更長的一段時間,甚至不排除進一步地的調高利率。
12月8號摩根大通集團有出一份報告,當中對於2023年的情境來做一個假設,它認為2023年有80%的機率會走進衰退,不會衰退的機率只有20%,其中更有28%的機會利率會升到6%以上。
台股今年在這樣的升息環境下「跌慘慘」,如果2023年還持續升息,股市會怎麼發展,大家應該心裡都會有底了。
歐債危機2.0
如果利率繼續往上攀高,有一地區就要出事情了,也就是可能會引爆的歐債危機2.0,尤其歐盟國家當中,幾個財政體質比較弱的國家。
最主要背後推動這些歐盟國家,走向危機的烏俄戰爭;整個歐盟對於俄羅斯的原物料依賴度非常高,以2020數據來看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的煤炭比重就高達54%,原油29%,天然氣43%,比重這麼高的情況下,因戰爭不從俄羅斯進口,短時間內要找到替代的國家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歐元區今年以來,通膨爆發的速度,甚至可以說是比美國還要更快。
烏俄戰爭現今來看也沒有要結束的樣子,只要狀況持續下去,歐元區國家就會一直處在高通膨的環境下,這些國家面對高通膨,只能用更強力的升息措施來應對,但強力措施一下,景氣也會跟著疲軟。
整個歐元區的PMI,最近幾個月都是低於50以下的,PMI低於50以下基本上就是一個衰退的跡象。
當這些國家面臨到衰退的時候,當地政府會不會採取寬鬆的激勵措施,只要這件事情發生了,就可有可能出現通貨膨脹進一步攀高的情形;這麼一來,演變成惡性通膨甚至歐債危機2.0的機會就非常高了。
全球股市有機會重回前高?
2023年不要說台股,全球股市要重回前高,困難度是蠻大的。
過去行情好的時候,一定是低率搭配寬鬆的貨幣政策,這兩個條件同時符合才有機率啟動一個比較明顯的大多頭。
沒有多頭也能賺錢
雖然2023年股市沒有具備大多頭的上漲條件,不過機會還是有的,不要忘記股是長期以來就是一個漲漲跌跌的循環,在長期股市看漲的環境下,每一次的下跌都是機會。
那怕是明年不具備上漲的條件情況下,只要在股市超跌的階段進場,其實都還是有一定的獲利空間,今年的第二季和第四季都各有機會(上圖綠色箭頭)。
不怕明年股市落在相對悲觀的環境下,只要能夠掌握機會,其實都還是能夠擠出獲利的,更重要的是不要離開市場,才有機會能等到未來的多頭,一離開市場那才是什麼都沒有了。
◎本文內容已獲 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