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十張口,一顆心」猜1字?老師見學生答案笑翻 正解揭曉

台股行情季節性效應可期 第一金投信:年底進場時機佳

2012年以來台股指數各月表現。資料來源:第一金投信整理
2012年以來台股指數各月表現。資料來源:第一金投信整理

12月以來,台股進入萬五點關卡攻防戰,第一金投信指出,2012年以來各月股價表現顯示,歷年年底至隔年2月農曆年後,通常是台股表現較堅實的期間,平均上漲機率高、且股價呈現上揚。第一金工業30 ETF(00728)經理人牟宗堯表示,年底適逢大型機構資產配置調整期,加上台股過往多有元月行情與紅包行情等利多加持,市場預估台股明年股價的相對低點落在第1季、隨後股價可望呈現逐季攀升,以股市領先基本約一季至兩季的時間觀察,台股若見整理期提供加碼佈局進場好時機。

歷經全球股價波動放大的2022年,牟宗堯說,從美國10月的通膨數據降溫,聯準會11月會議釋出升息步伐可能放緩等訊號,目前研判,聯準會明年第1季完成升息機率高,也使得股價後市修正風險可望逐步降溫。

不過,整體台股仍必須留意包括:半導體庫存修正風險、美元是否再出現大幅升值及外資賣壓,以及後續台灣上市櫃公司的財報數據表現等,牟宗堯提醒,半導體產業庫存數據,目前市場推估上半年可望調整完畢;另外,美元走勢牽涉到聯準會是否再度出現出乎預料的升息幅度,及經濟再現大幅衰退的力道等,目前市場觀點看來,升息維持放緩步伐,而經濟雖受到升息干擾,但就業與薪資成長的數據觀察,經濟的調整呈現溫和適中力道。

牟宗堯觀察企業獲利數據說,台灣企業前三季獲利表現仍見亮麗,台灣以出口企業為主,獲利數據受惠美元相對強勢表現挹注,至於明年度的企業盈餘雖然可能呈現衰退,以股價通常領先基本面一季至兩季表現,預估明年股價的低點可能出現在第1季,逢股價回檔低點宜站在多方逐步加碼。

第一金投信也指出,統計近十年台股平均本益比為16.1倍,近一年股價修正中,已使得台股本益比回落至11倍水準,本益比位處十年平均值減一至兩個標準差間,過往台股本益比降至十年平均值減一倍標準差以下進場,Bloomberg資料統計,投資一年的正報酬機率超過九成,平均股價漲幅為14.5%。

第一金工業30 ETF(00728)追蹤臺灣指數公司台灣工業菁英30指數投資,該指數成份股篩選兼顧股票市值、公司獲利、低負債比財務體質穩健,且著重長期股利穩定因子特性,整體投資更有利於抗經濟逆風,Bloomberg資料顯示,台灣工業菁英30指數過去五年平均股息殖利率為4.42%,高於台股加權指數股息率均值3.56%,2022年預估台灣工業菁英30指數股息殖利率為5.89%,亦高於大盤的4.57%。

第一金工業30 ETF(00728)主要投資大型權值、藍籌股,也是這波外資回流的資金受惠股,此外,該ETF亦設計有台股ETF投資人最愛的配息機制,採年度配息機制,能降低頻繁配息的額外成本負擔,且每年元月份進行除息,更能將前一年度的收息全面涵蓋。第一金投信指出,投資人看好跨年度之際台股行情季節性效應,又想參與息收機會,宜把握近期台股股價攻防整理期進場時機。

台股 第一金 投信

延伸閱讀

七檔台股基金績效靚

熱錢大爆發 上月匯入92億美元

外資匯入 多數進股市

黃天牧釋疑…台股抵押境外借款 非救市

相關新聞

國安基金會退場嗎?4月13日將召開例會 此次進場已175天

國安基金去年7月進場護盤,至今175天個交易日,國安基金例會將於4月13日召開,並於會後公布最新財報。官員表示,本次例會...

3/31【早晨財經速解讀】 多頭大反撲 大空頭Micheal Burry認輸!贏了通膨戰 將迎衰退關?

美國股市周四(30日)收盤上漲,儘管聯準會官員重申對抗通膨的決心,但科技股延續近期強勁走勢,不過,銀行股走跌,限縮了美股漲勢。

3/30【早晨財經速解讀】清明變盤 現金為王?那指入牛市 日本GDP又掉一名?

美國股市周三創下近兩周來最大漲幅,科技股在市場樂觀信心的推動下急拉一波行情,美光科技業績展望優於預期,英特爾也因新產品利多而大漲。

金融業加碼台股 敲進300億

2月台股小漲1.6%,銀行、保險、證券大舉敲進逾300億元,成為台股穩盤力道,其中光壽險業就加碼台股126億元最多,若以...

3/29【早晨財經速解讀】各國央行拋售美債 2023迎來「黃金」時代?馬雲回來了 阿里ADR飆升14% 中概股再起飛?

科技股率美股三大指數周二下跌,受到債券殖利率所累,最近銀行業動盪消退,投資人關注焦點回到聯準會(Fed)進一步升息的威脅。

3/28【早晨財經速解讀】慘!又一顆景氣藍燈 矽銀終於找到買主 銀行危機結束?

矽谷銀行(SVB)被收購提振銀行股,投資人對銀行業動盪進一步蔓延疑慮降溫,但科技股下跌限制了美股漲勢。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