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增資潮!金融業逼2000億元 產險占五成最缺錢

國泰金控。圖/國泰金控提供
國泰金控。圖/國泰金控提供

今年來受美國升息、俄烏戰、通膨、疫情、地緣政治等五大利空罩頂,股債市崩跌、防疫險更掀理賠海嘯,讓金融業啟動史上最大增資潮。據金管會與各業者公告初估,光以今年底資金到位的增資額就高達1995億元,又以產險業增資額占了半數、逼近千億元「最缺錢」。

據統計,至今共有四家金控辦現金增資,包括國泰金(2882)、台新金(2887)、新光金(2888)與國票金(2889)共730億元,其中僅國票金30億元及國泰金75億元留在金控帳上,其餘都轉增資給子公司。

六家銀行業辦現增者,包括上海商銀(5876)、新光銀、陽信銀、遠東銀(2845)、華泰銀和連線商銀(Line Bank)共318.3億元,除新光銀是母金控增資外,其餘五家都是獨立銀行。

六家壽險辦現增者,包括國泰人壽、新光人壽、台新人壽、三商美邦人壽(2867)、第一金人壽及安達產,合計587億元,其中僅三商美邦是獨立壽險,估算兩次現增合計約87億元左右。

六家產險業辦現增者,包括富邦產、國泰世紀產、中信產、兆豐產、和泰產和新安東京產,合計985億元,除富邦產、兆豐產是屬一次增資外,國泰世紀產、和泰產和新安東京產3家都是二度增資,中信產則是三度增資。

換言之,今年至今22家金融業辦現金增資,再剔除母金控現增給子公司的重複計算後,總增資規模已高達1995億元創金融史上最大增資潮,其中又以產險業增資占了近5成居冠,壽險業也占了3成。

若再將今年增資需求、遞延到明年的永豐金(2890)與兆豐金(2886)估350億元,這一波金融市場五大利空,讓各大金融業者增資潮已上探2345億元。

據金管會數據顯示,僅2015~2016年金控和銀行業有約1000億元左右的增資規模,其餘都落在數百億元之譜,壽險業則是2018年現增764億元規模較大,換言之,2022年金融業破天荒、近兩千億元增資潮是歷年首見。

金融業增資方式至少有五大類,發行普通股、特別股、盈餘轉增資、發行債券、發GDR,特別股多具有債券性質無助提升普通股權益(CETI),僅有發普通股現增才是從大股東口袋「掏真金白銀」,而今年幾乎各金融業都是發普通股現增,有助提升財務狀況,強化承擔風險能力。

增資 國泰金 金融業

延伸閱讀

泰安產險也跟進了! 6大產險防疫險住院日額今起全面緊縮

防疫險住院日額融通落日 5家產險今起回歸保單條款

中信投顧展望2023:金兔年拾級而上 AI成為科技投資趨勢主軸

中信產險將辦理減增資

相關新聞

國安基金會退場嗎?4月13日將召開例會 此次進場已175天

國安基金去年7月進場護盤,至今175天個交易日,國安基金例會將於4月13日召開,並於會後公布最新財報。官員表示,本次例會...

3/31【早晨財經速解讀】 多頭大反撲 大空頭Micheal Burry認輸!贏了通膨戰 將迎衰退關?

美國股市周四(30日)收盤上漲,儘管聯準會官員重申對抗通膨的決心,但科技股延續近期強勁走勢,不過,銀行股走跌,限縮了美股漲勢。

3/30【早晨財經速解讀】清明變盤 現金為王?那指入牛市 日本GDP又掉一名?

美國股市周三創下近兩周來最大漲幅,科技股在市場樂觀信心的推動下急拉一波行情,美光科技業績展望優於預期,英特爾也因新產品利多而大漲。

金融業加碼台股 敲進300億

2月台股小漲1.6%,銀行、保險、證券大舉敲進逾300億元,成為台股穩盤力道,其中光壽險業就加碼台股126億元最多,若以...

3/29【早晨財經速解讀】各國央行拋售美債 2023迎來「黃金」時代?馬雲回來了 阿里ADR飆升14% 中概股再起飛?

科技股率美股三大指數周二下跌,受到債券殖利率所累,最近銀行業動盪消退,投資人關注焦點回到聯準會(Fed)進一步升息的威脅。

3/28【早晨財經速解讀】慘!又一顆景氣藍燈 矽銀終於找到買主 銀行危機結束?

矽谷銀行(SVB)被收購提振銀行股,投資人對銀行業動盪進一步蔓延疑慮降溫,但科技股下跌限制了美股漲勢。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