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政府說不缺電「我們只能相信」 劉德音籲檢討綠能政策

陳奕光專欄/離岸風電供應鏈 商機大

根據研調機構預測,2030年起,全球主要發電來源將被太陽能及風力發電取代。記者曾學仁/攝影
根據研調機構預測,2030年起,全球主要發電來源將被太陽能及風力發電取代。記者曾學仁/攝影

近年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熱浪來襲及能源危機等議題,促使各國淨零碳排、能源轉型意識提升,陸續宣告2050年完全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藉由發展太陽能、風電、水力發電等綠電來降低能源的消耗及碳排放。

根據研調機構預測,2030年起,全球主要發電來源將被太陽能及風力發電取代,尤其離岸風電為現階段的發展重心,在政策上推動、或是全球供應鏈整合,都可以看到風電產業蓄勢待發。

4C Offshore的研究顯示,世界上風力最強的20處離岸風場,其中16處位於台灣海峽,可安裝面積達5,640平方公里,總裝置容量達29GW。在先天環境上的優勢下,再搭配政策推動,預期2030年前台灣將成為APEC地區最大的離岸風電市場。

政府針對離岸風電祭出相關政策,採「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三階段開發策略,2021-2025年邁入第二階段「潛力場址」,將完成3.8GW遴選風場加1.7GW競價風場的併網,同時要求27個項目須國產化,以促進在地產業鏈發展,因此預期第三階段「區塊開發」有望放寬國產化要求。

國內離岸風電併網容量在去年底僅269MW,未達到經濟部所設立的933MW目標;今年上半年由於仍受國內新冠疫情升溫所困,截止第3季底各風場進度依舊落後,雖然目前「海能風場」、「大彰化風場」以及「彰芳風場」加速興建,有望於年底前完成,惟「允能風場」進度仍較為落後,年底前2GW的併網目標仍存在不確定性。

中長期來看,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規劃2026年至2035年每年釋出1.5GW,共計釋出15GW裝置容量)首期選商能源局共收到六組開發商、11座風場提出申請,預計今年底前將公布結果,屆時可望再為本國供應鏈增添新訂單。

整體而言,受惠於政府推動離岸風電發展,並結合國產化政策,看好國內訂單需求逐年成長。BNEF預估2022-2025年,各國為要達到淨零碳排及能源轉型長期目標下,平均每年投資額將由2021年的7,550億美元大幅提升至2.1兆美元,潛在商機可期。

綜合以上,政策推動下,國內風電供應鏈訂單並無太大疑慮,而先前影響營運的缺工缺料、良率不佳的等問題亦獲解決,營運走出谷底,因此在面對全球不景氣下的衝擊相對有限,投資人可留意布局時點。

(作者是第一金投顧董事長)

離岸風電 太陽能

延伸閱讀

彰化海峽離岸風電環差案過初審 承諾減輕水下噪音

風電深具發電優勢 綠能投資趁現在

東元與海龍簽約陸域降壓站工程 攻離岸風電

首座全本土開發海上風場!台電離岸風電二期今開工

相關新聞

6/5【早晨財經速解讀】拋價值追AI?台股直衝萬七 跑還是追?5月非農逼聯準會6月升息?

亞洲最大的防務會議上,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演講中警告台海衝突將以「無法想像的方式」影響全球經濟,美中兩國軍方需要加強溝通。以下是本周開盤前,最值得留意的五件國際和兩岸要聞:

創一年新高!台股大漲194點收16,706點 台積電漲11元收562元

黃仁勳表示輝達下一代產品仍會交給台積電(2330)生產,台積電今(2)日股價上漲11元至562元、漲幅2%,帶動大盤開高...

台股早盤漲近150點站上16,600 台積電漲8元開559

美股反彈,帶動台股(2)日開盤上漲12.35點,開盤指數16,525點,早盤上漲逾百點,站上16,600點;台積電(23...

港股暴跌墜熊市 網嘆:中國怎麼了?在地台商曝窘迫現狀

受美加息及衰退陰霾影響,加上人民幣匯價調整,恒指在5月最後一個交易日跌361點,以18234點收盤,再創去年11月底以來新低。港股「五窮月」魔咒應驗,恒指累跌1660點,跌幅8.3%更跑輸全球主要市場。PTT網友無奈大嘆「中國怎麼了?」在當地的台商坦言工廠訂單能見度明顯降低。

費半指數獨挑大樑 台指期夜盤震盪走高

美股漲跌互見,由費城半導體指數獨挑大樑,小漲約0.5%,其餘三大指數小幅走跌,台積電(2330)ADR上漲超過1%,台指...

外資賣超38億元終止連5買 出脫金融股

台股今天震盪下跌66.31點,收在16512.65點。外資賣超新台幣38億元,終止連續5個交易日買超,今天賣超前10名中...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