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清明連假天氣一次看!鋒面這日通過轉涼 降雨熱區曝光

郭台銘12天訪美之旅 首日三項行程曝光「皆不公開採訪」

台股何時才會看到谷底?谷月涵指出時間點

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指出,現在(台股)指數還算滿高,接下來還會有崩盤的狀況,但不知道會在哪個階段,就算不會崩盤,股市上漲一段時間還是會回擋,預計明年才會看到底部。記者侯永全/攝影
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指出,現在(台股)指數還算滿高,接下來還會有崩盤的狀況,但不知道會在哪個階段,就算不會崩盤,股市上漲一段時間還是會回擋,預計明年才會看到底部。記者侯永全/攝影

股市真的已經到谷底了嗎?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指出,現在(台股)指數還算滿高,接下來還會有崩盤的狀況,但不知道會在哪個階段,就算不會崩盤,股市上漲一段時間還是會回擋,預計明年才會看到底部。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和東方領袖雜誌舉辦的「東方領袖講座」今天在遠東飯店舉行。邀請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戴德梁行(台灣)董事總經理顏炳立、經濟學家前國票金(2889)總經理丁予嘉、前財政部長劉憶如進行2023年經濟暨金融展望。

會中谷月涵先指出,目前全球的負債率相當高,尤其是全世界各國當初因為新冠疫情的關係負債狀況更加嚴重,這樣的狀況必須要好好關注,如果一旦這個問題沒有解決,恐怕也會拖垮全球經濟成長。

另外,谷月涵也說,先前英國股市崩盤之際,曾聽過人講過:「要知道熊市來的時候會維持到把你錢都騙光了才會結束。」因此在熊市的時候,大家都不願意投入股市,但一旦出現反彈,就又會開始追,結果又出現下跌,這時大家都會誤判形勢,以為會再上漲,結果就一直跌,直到錢被騙光。

因此,谷月涵也說,一般而言,熊市來的時候最久都會維持一年多,「現在(台股)指數還算高,還會有崩盤的狀況但不知道會在哪個階段。」即便不會崩盤,股市上漲一段時間還是會回擋,預估明年才會看到谷底。

至於經濟層面,谷月涵認為,台灣處在「不美麗」的環境之下,他提到目前有三個錯誤,首先,央行貨幣政策引發金融風暴,美國聯準會把利率壓得太低、壓得太久,讓美國公司負債率拉得很高,到2019年疫情爆發,問題跟著浮上檯面,要面對這樣的問題就是要拉高利率、且時間可能會拉比較久才能緩解。

其次,在經濟衰退之際,政府必須要多花很多錢拉高稅負或是增加預算等想方設法補強經濟;第三,美國政府讓公司把自家股票買回來,當公司買得越來越多、EPS也隨之衝高,但升息後,借錢買回庫藏股的公司要付利息,開始減少買回股票跟還債,但經濟已經很差了,因此,本來要幫助公司卻變成要多發行股數對金融市場產生逆風,但他個人對經濟抱持樂觀。

至於提到美中關係,谷月涵也說,美中的議題雖然也牽動著全球經濟,但美國對抗中國大陸的意志還是會持續,畢竟政策不能反覆,從過往的歷史經驗教訓來看,一旦政策反覆也會讓政府面子掛不住,再來就是美國對抗中國大陸已經不是單存的經濟問題,而是政治議題,美國的想法也已經相當明顯,即便沒了經濟也要對抗中國大陸。

美國聯準會 熊市 台股 升息

延伸閱讀

2023年總經表現全看大陸1關鍵 學者估Fed升息1碼

台股上漲371.41點 三大法人買超289.98億元

股神買台積電激勵台股大漲 法人:反彈可望延續至明年初

台積電受巴菲特青睞 市值重返12兆 激勵台股漲371點收14,546點

相關新聞

3/28【早晨財經速解讀】慘!又一顆景氣藍燈 矽銀終於找到買主 銀行危機結束?

矽谷銀行(SVB)被收購提振銀行股,投資人對銀行業動盪進一步蔓延疑慮降溫,但科技股下跌限制了美股漲勢。

3/27【早晨財經速解讀】小台全面轉空 台股嘎到外太空?德銀違約風險連環爆 費半卻創波段高?

最近金融市場走勢詭譎多變,但在銀行業危機、信用緊縮引發衰退、央行政策轉向和停滯性通膨等危機警報大響之際,分析師表示,至今為止最好的投資策略,尤其是對美股而言,就是「躺平」,什麼都不做。

普發6000元買「3檔生活存股」! 達人曝零股投資法:擁有4點好處

普發六千來了,大家都登記了嗎?飛來一筆天外之財,先別急著拿去花光光,聰明的你,也要記得分配預算拿來存股生財哦!

台股開盤上漲5點 台積電開盤下跌2元

台股今(24)日開盤上漲5.89點,開盤指數15,869.84點;台積電(2330)開盤下跌2元,開盤價536元。

3/24【早晨財經速解讀】美股大爆噴 銀行危機落幕?央行跟進升息半碼 壓通膨or避衰退?

美國股市周四收漲,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再次保證,將採取措施保障美國民眾的存款安全,這讓市場參與者感到放心。

3/23【早晨財經速解讀】鮑爾:今年絕不降息!聯準會續升1碼美股嚇跌 葉倫無意擴大存款保險

美國股市周三在雙重壓力下大跌,先是聯準會(Fed)排除今年內降息的可能性,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表明不考慮全面擔保所有銀行存款,重創銀行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