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彥專欄/網通、車電、PCB 投資價值浮現

第3季財報公布已近尾聲。國內多數公司前三季在匯兌收益挹注下,多交出不錯的成績,但對後市的看法,普遍表示將面臨庫存持續調整壓力,產業景氣短期間仍未見底。展望後市,俄烏戰爭能否出現轉圜,及中國大陸疫情封控是否轉向,都是年底前股市反彈空間高低的主要關鍵。
俄羅斯是全球第三大產油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歐洲在讓今年可安全過冬後,未來將逐漸停購俄羅斯油、氣,來自俄羅斯西伯利亞凍原的油氣無路可去,市場整體供給量最高估計恐減少4%。
加上OPEC+ 11月起已每日減產200萬桶原油,美國在本周期中大選結束後,也須面對戰略儲油回補壓力,顯示因能源價格上漲導致的通膨壓力,目前除靠美元走勢持強壓抑外,供需結構之失衡問題難解,長期報價恐易漲難跌。
俄羅斯與烏克蘭也是全球小麥、黃豆以及食用油等糧食主要出口國,戰爭已經讓這些產品的出口充滿變數,並已傳導到飼料價格,帶動肉品、蛋、乳製品等日常飲食所需食品價格之上揚。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兩國合計也占全球磷礦的四成供應量,目前都已因被西方制裁而無法出口;而全球最大磷礦供應國大陸,主要產地雲南今年乾旱,導致水力發電不足而減產、並停止出口,讓需要使用大量磷肥的稻米生產,產量不如預期,顯示糧食的潛在通膨壓力同樣難解除。
大陸疫情方面,儘管鄭州疫情嚴峻,但上周市場傳言大陸官方已在規劃解封的作法,大陸疫情反覆與封控,讓這個全球原物料最大需求國的需求降溫,是過去半年原物料走跌的另一個主因。一旦大陸逐步解封訊息確認,原物料報價走勢恐再度觸動市場通膨恐慌的神經,值得留意。
拉回股市來看,儘管利空仍籠罩,但年初以來的修正,已經讓整體上市公司的平均股價淨值比跌至近15倍水準,落入2000年以來的相對低檔區,籌碼面轉趨輕盈,有利於個股跌深反彈。
大盤指數已突破9月來的下降趨勢線反壓,短線再度破底機率降低。但因美元偏強,大型股仍面臨外資提款壓力,因此預期櫃買市場與中小型股為反彈主軸。網通、汽車電子、電源、PCB等族群,多檔個股2023年預估本益比已低於十倍,進入長線投資價位區,可做進場搶短選股參考。
(作者是群益投顧董事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