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股有壓 保守看待
國際海運價格直直落,截至10月中旬為止,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包括美國、歐洲等全數下跌,市場法人表示,隨現貨運價跌幅擴大,將加重長榮(2603)、陽明、萬海等航商下半年營運表現壓力,可能使營運成長動能展望趨於保守。
截至10月中旬為止,SCFI指數為1,814點,較前一周下跌5.6%,其中美東線每40呎櫃(FEU)為5,816美元,下跌5.5%,美西線為2,097美元,下跌12.5%,亞歐線每20呎櫃(TEU)為2,581美元,下跌12.5%。
分析師表示,美西線連續第七周跌幅達10%以上,歐洲線跌幅再度擴大,美東線跌幅則有縮減;隨美西線運價水準來到近2,000美元,航線營運開始來到損平關卡,歐洲線及美東線則仍處獲利狀態。
合約價方面,今年底為歐洲線合約價換約時點,去年底歐洲線現貨運價逾7,000美元,有利換約價大幅調漲,隨近期現貨價走跌,可能不利今年底歐洲線合約換約談判,不過航商歐洲線合約比例不高,僅一成左右,因此對於營運影響有限。美洲線部分,長約通常於第2季進行換約,近期美西線現貨價已低於合約價水準,倘若價差持續擴大,即便尚未到換約時點,航商於美西線合約價恐仍存在讓利空間。
法人機構表示,產業結構方面,Alphaliner預估今年市場需求年成長0.9%,運力供給年增4.3%,產業由供不應求轉為供過於求,明年市場需求年成長2.7%,運力供給年增8.2%,市場供給過剩壓力將較2022年增加。
此外,由於第4季即將進入傳統需求淡季,運價走勢恐仍趨疲,農曆春節前向來為貨櫃海運出貨小旺季惟隨負面衝擊因素逐漸由需求面轉為供給面,中長期現貨運價走勢仍具有壓力,而航商今年第2季隨新船下水及長約價格調漲等保護下,營收水準仍維持高檔,隨現貨運價跌幅擴大,相關利多可能將逐漸被抵銷。
法人分析,隨著運價下跌,長榮、陽明及萬海的營收已開始受到波及,獲利也會受到影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