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我們就像棋子」專家:只因半導體還有利用價值

寒冬已至,地獄級難度該如何破關?
股市像是一場遊戲,目前難度從前年的普通級,少年股神滿天飛,提升到去年下半年惡夢級,以為這樣就差不多了,沒想到今年系統又將難度調整到地獄級。
對於股市玩家來說,想破關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練等升級,然後找一把風之力再闖關吧!我們進入正題:
股市難度之所以稱為地獄級,倒不是一直跌所以難,而是變數過多,指標的漲跌邏輯變化快速;像是地緣政治、通膨、匯率、能源價格等邏輯也和過去不同,以前就業數據是好消息,在通膨時代就成了壞消息。
上週五美國公布失業率3.5%新低,公布非農就業人數26.3萬人優於預期,也加深市場擔憂工資螺旋的可能。
什麼是工資螺旋?簡單來說,是薪資上漲和物價上漲相互影響,導致通膨不斷循環的過程。
就業數據公布前,FED官員有先出來打預防針,提到即使禮拜五就業數字不好,也不會動搖接下來要升息的前景,看到這個新聞時,我還想說難道他們提早知道就業數字不好,因此和市場預告,不要因此覺得FED會停止升息態度。
事實證明,FED沒有就業數字的內線消息,就業數字仍超乎預期的好,如此更難降低FED的升息決心,普遍市場預期11月升息三碼幾乎無懸念。
消費和通膨都會因為升息而降溫,消費幫助經濟成長,而通膨壓抑經濟成長。在升息環境下,消費會疲弱,通膨也會緩下降。
但到底通膨會因為升息而先降下來,還是消費因為升息而先衰退?如果通膨先降溫,消費還在健康水準,這是FED想要的結果,那麼FED降息緩和今年以來的暴力升息,還說得過去。
但如果消費先降溫,通膨還在高檔,那麼FED還是會持續升息,當消費疲弱遇上高通膨會發生什麼事?
我想消費會更疲弱,就業也會不好,雖然通膨也會慢慢降正常水準,但屆時經濟已潰堤,需要時間才能重振旗鼓。
換個想法,其實景氣原本就是不斷的循環向上,如果過熱而沒有控制住,未來泡沫破掉股市也會更難受。
這次的通膨有很多共犯,包含俄烏戰爭,天然氣,能源大漲。但主謀是2020年疫情發生全球上灑熱錢,居家辦公讓筆電、3C一次性需求爆發,廠商的訂單接到手軟,同時也不斷積極擴產。
當景氣反轉,訂單馬上縮手,發現很多是重複下單(double booking)。這時新廠要延後,庫存也想要降價,都讓企業獲利都會受到影響。
從幾個財報公佈能看到狀況還沒改善:AMD財報公布不如預期,股價大跌13.9%,股價線型破底。Samsung發布財務預警,認為高通膨也壓抑消費者的支出。記憶體的美光下修資本支出30-50%,海力士大砍明年資本支出70-80%。
台積電(2330)九月月營收仍然強勁,年增36%,不過第三季首次出現營收月減。接下來要留意台積電的大客戶法說,除了AMD財報不佳,Nvidia、高通之後公佈的財報又如何?以及蘋果手機賣得如何?這些都會影響台積電的展望。
當台積電撐不住時,也表示半導體最後一根柱子也受到衝擊。
話說回來,台積電算是很爭氣,不止都還沒降價,也還想漲價,這次財報就很關鍵了。
若以傳產來看消費需求,近期Nike財報因為降價去庫存毛利率不如預期,股價大跌。以運輸行業來看消費,近期航運運價FBX平均價格是4029美元,從去年9月高點下跌63.8%,其中美西航線運價下降85.7%,顯示消費疲弱。
海運如此,物流也是,聯邦快遞 FedEx上月財報不如預期,週五公司再度下調包裹配送量。
上週財政部公布出口也顯示疲態,9月出口375.3億美元,月減6.9%、年減5.3%,終止連26個月的成長。
股市難的是,基本面再差,但股價也跌多了,是否現在算是便宜?
我的想法有三個,一個是之前提過的,如果投資還不會擇時,那麼投資可以拉長時間,定期定額,景氣總是循環,股價長期還是會在該有的位置,但前提是,口袋要夠深,能等到股價反映價值。
第二個則是放過無基之彈,才不會不斷追高殺低,寧可基本面轉佳,例如通膨趨緩、庫存去化完畢再進場,即使股價可能也有一段反彈了。
第三個則是給想給想長期抱股的人,如果部位壓太滿,又不願降低持股,那麼就做些避險來保護多頭的大部位。例如放空期貨保護持股等,但這需要有更多投資經驗再考慮。
近期最重要的黑天鵝觀察指標有兩個,一個是是10/14英國是否持續購債?假設停止購債,英鎊和英國國債是否還會被狙擊,導致養老金LDI的惡夢重演。
另一個是瑞士信貸到底是被金融時報亂講,還是真的出現問題,只是還在逞強。這兩個黑天鵝指標都像是拆炸彈一樣,如果剪錯線就可能引爆。即使發生機率是低的,也不要忽視,至少要知道如果發生是怎麼發生,也才能在發生之際趕緊調整手上部位。
我喜歡保持樂觀,才能讓充滿不確定的股市快樂一點,但樂觀的同時,還是要保持客觀。如何客觀?
現在的經濟、地緣政治、產業未知數太多,沒有人說的準。我會用多面向不斷觀察,串成有系統的邏輯思維,然後隨時警惕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投資上也會比較好應對。
例如,觀察英國會不會有金融危機,變數包含英鎊(貶值)、美元指數(上升)、英國就業(惡化)、英國消費(下滑)、英國CPI(上升)、英國央行(升息)、英國政府(購債)、天然氣價格(漲價)、公債殖利率(攀升)等,這些都能決定英國是否產生金融危機。
現在很多遊戲規則都改變了,美國就業好而股市跌,是反映升息可能性增加,但英國經濟條件較差,如果就業好,股市未必會下跌,因為反映經濟衰退沒這麼嚴重,不過也同時會表示英國通膨更難以下降。
相同經濟數據未必適應相同國家,油價也是如此,先前油價漲太多表示通膨疑慮,CPI降不下來,不利股市,但後來升息過多又擔心經濟衰退,油價高點反轉直下跌破每桶100美元。
前陣子油價開始上漲代表經濟復甦,有利股市,但近期卻又因中東減產石油,讓油價大漲,這時通膨疑慮再度升溫。
有人說,這是中東想要默默支持俄羅斯對抗歐美國家。一個漲氣,一個漲油,都是生活必需品。
石油除了交通會使用,生活上都都會用到塑化相關製品,外資也預估油價很快會再回到100元以上。
除了中東與美國、烏俄戰爭,北韓近期也動作頻繁,彷彿怕被國際冷落。全球國家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像從過去的全球化,變成去全球化。
隨著國家發達,政治人物野心變大,地緣政治也約不安定。
中國、馬斯克、拜登近期提到台海關係。一個想要台灣省,一個想要台灣特別行政區,一個說如果台海戰爭發生,先撤離工程師。這些話很現實,也聽起來很哀傷,我們都像是一個棋子。如果不是我們半導體產業發展還不錯,還有利用價值,否則在國際上仍然是孤兒。
好吧,扯遠了。最後,和大家說一個消息。前陣子以來,一些朋友留言,問說PPA近期會不會有優惠活動。他們想要多些閱讀,但股市行情不好,也想省錢度過寒冬。的確,寒冬已至,最近大家要好好愛惜自己的荷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