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光專欄/留意半導體檢測兩大趨勢

半導體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開始疲軟,造成IC設計業庫存天數逐季往上走。觀察台灣主要IC設計族群的存貨天數,今年上半年已超過疫情前水準,第3季預期在營收下滑,庫存上升,存貨天數將持續攀升,且多數廠商預期至少需兩、三季去化,因此尋找沒有庫存問題,及有新應用新趨勢的將是接下來的投資重點。
WSTS統計2022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預估全年產值6,332億美元,較2021年成長13.9%,2023年將再成長至6,624億美元,台廠相關AI、高速運算的IC設計服務業者,如創意、世芯,將有機會受惠於此。
消費性應用目前處於逆風,但工業用產品未來將持續成長。據Data Bridge研究調查顯示,全球工業電腦市場預期將於2028年達到67.5億美元,複合成長率為5.8%。隨2021年開始提升疫苗覆蓋率,伴隨歐美各國經濟活動在疫情趨緩、解封後逐漸復甦及配合各國政府為刺激經濟紛紛加碼投資基礎建設計畫,使得訂單需求逐漸回升。
2022年疫情後各個企業因工業物聯網、自助服務等持續帶動需求增加下,相關工業電腦市場仍將維持高度需求,因此消費性比重低,專注於工控相關的業者,將能較穩定地度過這一波消費性修正,在明後年持續迎來成長。
半導體業者面對庫存攀升的同時,檢測分析相關業者卻可以免除庫存問題,並享受成長。檢測分析業者主要提供給晶圓廠、IC設計業者關於材料分析、故障分析、可靠性分析等報告,預期將有兩大成長趨勢帶動需求。
一、先進製程持續追求將帶動檢測分析需求:檢測分析需求,與半導體產業研發投入及資本支出呈正相關,只要先進製程仍在推進,分析需求便會持續跟進成長,且先進製程複雜度更高,對檢測的需求將較成熟製程更大。
二、中國大陸半導體自主化帶動需求:近期各國強調半導體自主化,且美國限制升溫下,大陸半導體自主化趨勢將更加明顯,同時推升未來檢測需求。
綜合上述,今年半導體機會將留給持續跨入AI、HPC、工業等成長型應用,及半導體檢測商機,可留意相關台廠供應鏈在下半年庫存去化後逢低布局的投資機會。
(作者是第一金投顧董事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