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封控」影響來看中國經濟 法人:正逢時能投資陸股

有鑑於美國國會期中選舉及大陸20大會議召開在即,中美關係將充滿不確定性,投資人必須密切關注政策發展,尤其是下屆美國國會的一舉一動。先機中國基金投資組合經理車強表示,接下來大陸應有望逐步鬆綁清零政策,並擴大刺激內需經濟的力道,藉此重振消費者與企業信心。
車強表示, 去年初至今,大陸官方收緊國內監管政策、大陸房企身陷債務危機、新冠肺炎疫情再起,以及大陸官方堅守清零政策等事件,對大陸股市的本益比與企業獲利帶來嚴重影響。
儘管中國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從7月的49點攀升至8月的49.4點,顯示大陸內需已微幅改善,但是整體製造業活動持續處於萎縮狀態。8月新增訂單指數為49.2點,較7月增長0.7點,同時間新增出口訂單指數亦較前月上升0.7點。以疫情發展而言,大陸新增確診人數再次攀升,且多個地方政府-包括成都與深圳等大都會區在內-再次採取封控措施,避免疫情進一步擴大。
好消息是,從封控的時間長度及其造成的經濟影響來看,相較於第2季,最新一輪封控措施的成效均有所改善。此外,儘管通膨降溫顯示大陸內需疲弱,但這也代表大陸擁有鬆綁政策的空間。
展望未來,車強說,大陸預料將持續在疫情防控與經濟成長之間拿捏平衡,因此短期內可能會對大陸股市帶來些許不確定性。儘管如此,大多數的負面情緒已反映在股市評價之上,且大陸從第2季初便開始逐步推出有利的內需刺激政策。目前,大陸經濟成長率仍低於疫情前的水準,且失業率居高不下-尤其是青年失業率創新高。不過,預期各項貨幣與財政政策料將有利於大陸經濟復甦。
而且,地方政府料將推出各種「穩經濟」的刺激方案,其中包括減稅、刺激消費、延長社會保險費用的繳納寬限期、鼓勵放款、穩定供應鏈、以及擴大基礎建設投資。儘管這些刺激方案得過一段時間才能產生經濟效益,但是只要內需消費回溫,大陸企業獲利料將隨之復甦。
對於那些能夠受惠於長期利多政策、評價低廉、具備穩定現金流量、且擁有高成長能見度的大陸企業寄予樂觀期待。目前大陸股市的評價已打底完成,且南下資金經由滬港通穩定流入,因此後續的下檔空間有限,並為長期投資人開啟進場布局的機會,藉此逐漸建立大陸股票投資部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