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已呈現08年金融海嘯前兆? 專家:現在更多出一個「不利條件」

現在股市是2008年(金融海嘯)的前兆?
最近很多人將現在的股市行情,比擬為2008年崩盤前兆;甚至身邊一些投資前輩,也認為未來兩年全球將步入大衰退。
我不會急著認同或否定,讓我們先回到邏輯來比較現在與過去。
就目前和2008年的經濟條件來說,目前就業狀況比2008年好得多,2008年的失業率,是從4.5%攀升到2010年的10%,就目前而言,失業率僅3.7%,這水準是1990年以來新低。
就業數據很重要,因為就業只要不錯,民眾就有能力消費,因此經濟好壞,最重要的是看就業與消費。
我認為現在消費遇到的問題,主要有三個:
第一個是2020年疫情爆發後WFH需求,該買的筆電、電視、家電、手機、平板都買了,現在還沒到汰舊換新的週期,只好庫存不斷往上堆。
第二個是升息疑慮下,大家會認為資金緊縮,物價下跌,這種心態存在,民眾就不會急著消費。
第三個是疫情下消費受限,以前即使沒有新手機、遊戲機,至少能出國買商品或是享受服務,目前沒有新產品,也不能出國,原本有的消費力道也消失。
如果沒有總經的思維邏輯增加一個維度思考,就容易陷入對照過去與歷史的股價,並且看圖說故事。
而沒有還原當時後的經濟背景,全盤考量股市漲跌的脈絡。
回到現在是否像2008年的問題,我認為不太像,至少就業率不同,不過,也不意味著,風險就一定更低。
我認為現在的環境,比2008年多一個不利條件。
2008年後,美國開始有了QE,而現在恰巧相反,是2020年QE後灑錢太多,現在FED會繼續回收資金,這就資金行情面來說是相對2008年不利。
如果仔細回去看每次的金融海嘯,其實過程都很痛苦,總會有一些時間大盤全面下跌,我們很難避開系統性風險(除了賣股或放空)。
但如果把時間拉長,一些個股就會在適當時機,股價開始走自己的路。
並不是在說,在前景不明時還一定要繼續持股,而是無時無刻,選股都是必要的,甚至時間拉長更是如此。
不要看到很多股價腰斬、膝蓋斬,或是腳踝斬就想要搶反彈,股價超跌是一個利多,但要能漲,要回到這家公司有沒有題材、有沒有業績才會有買盤。
漲的時候沒有人買,跌的時候市場也不會優先考慮。
回到主題,現在股市是2008年的前兆嗎?我認為這個時間點還不像是,但要保佑就業數字能繼續撐下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