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典賽Live/岡本和真4局下陽春砲 日本3:1領先美國

金融詐騙六型態 現形

櫃買中心替投資人整理常見的幾種詐騙型態,希望增加投資人的了解,讓投資人能提高警覺,避免自身財務受到損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櫃買中心替投資人整理常見的幾種詐騙型態,希望增加投資人的了解,讓投資人能提高警覺,避免自身財務受到損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由於近來金融投資詐欺案件層出不窮,歹徒詐騙手法技巧也日新月異,犯罪行為也更加複雜大膽,櫃買中心替投資人整理常見的幾種詐騙型態,希望增加投資人的了解,讓投資人能提高警覺,避免自身財務受到損害。

櫃買中心特別提醒投資大眾,不明訊息要當心,高利商品要小心,時時防騙在心,切勿貪小失大。

港仙股詐騙:詐騙集團利用Facebook、LINE等社群互動平台,誘騙投資人加入其投資群組,勸誘投資人購入於香港掛牌,但市值極小、流通量低之股票(即所謂penny stock,俗稱為港仙股)後,詐騙集團再利用港股無漲跌幅限制之機制,在短時間內大量出脫股票使股價崩跌,藉此坑殺投資人,讓受騙者血本無歸。

假投資真詐騙:詐騙集團建立假的網頁與交易平台,或假冒股市名人名義,並於網路上宣傳手續費低廉且號稱合法經營,有取得金融主管機關核發之證照,誘騙投資人匯入資金於平台上投資股票、期貨、外匯、黃金、比特幣,並提供假的成交與庫存紀錄及績效數據,投資人見獲利豐厚而持續投入資金,直到投資人要將資金匯出後才發現該平台已消失或詐騙集團失聯。

非法業者勸誘投資:非法業者(非法之證券公司、非法投信、非法投顧、非法期貨商等)經常透過網路、社群軟體或電話行銷,甚至以保證獲利的行銷話術,勸誘投資人買進未上市櫃公司股票、非經核准之境外基金、地下期貨等,宣稱投資人因此能獲取巨大利益,遇市況逆轉或公司營運出問題,即人去樓空,投資人求償無門。

假借各種名義詐騙:詐騙集團發送手機釣魚簡訊或請投資人加LINE,以假網頁或假表單誘使投資人填寫個人資料、銀行帳戶或證券交易帳密,藉以植入惡意程式作為遊戲點數詐騙集團人頭,或是盜取銀行帳戶資金,或是製作虛假有價證券交易憑單詐騙投資人,甚或以交易帳密發動撞庫攻擊進行大量虛假交易,造成投資人損失。

違法吸金:詐騙集團冒用國際知名集團名義在台非法吸金,宣稱提供投資人定存產品,如定存美金3萬元以上,每年按6%至8%分紅,可隨時取回投資本金,並有外國政府金融監理機關監管或我國金管會核可絕無問題且零風險;或者有金融投資專家代操投資外匯保證金交易及期貨交易,投資人領不到利息後才發現受騙上當。

其他詐騙手法:詐騙集團於報紙之分類廣告、臉書或LINE社群徵求提供證券交易帳戶,並給予投資人每個月一定之租金或分紅。詐騙集團取得帳戶後隨即假冒投資人名義進行炒作、洗錢或詐騙,投資人帳戶淪為詐騙集團之人頭戶,後續承擔觸犯證券交易法、刑法和洗錢防制法等法律責任。

詐騙集團 期貨交易

延伸閱讀

騙700萬又盯上她房產 女車手「牽老太太過馬路」攏係假

挺蔣萬安開戰周玉蔻!連勝文:這位大嬸曾是不倫事件參與者

男子以加密貨幣洗錢詐款 4個月得手一億元

苗栗爭取連任鄉鎮長相片、名字遭盜用詐騙 再添一樁

相關新聞

限空令再擴大!收盤跌幅逾3.5% 次日限制平盤下放空

眼看台股守不住「萬3」大關,金管會今再擴大限空令,宣布當日收盤價跌幅達3.5%以上,次一交易日不得以低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

台積電重挫8.33% 半導體股血流成河 台股帶量暴跌596點收13,106點

隨著美中晶片大戰進一步升溫,台股今(11)日再度股匯雙殺,加權指數帶量下殺、再度破底,盤面上半導體族群殺聲隆隆,整體跌停...

3/22【早晨財經速解讀】標普重返4000點 鴿式升息vs.鷹式降息 馬斯克呼降息2碼

美國股市周二繼續反彈,銀行股領漲,「恐慌指標」大跌,政府穩定銀行業的措施奏效,減輕近來金融動盪將引發全面危機的疑慮。

3/21【早晨財經速解讀】聯準會慌了?瑞信ADR腰斬 六大央行出手撒美元 三月不升息?

美國股市周一收高,全球主管機關全面提振市場信心之下,銀行業的危機有所緩解,而最近金融動盪也讓市場猜測主要央行可能放慢升息腳步。

外資賣超47.83億元大砍金融股 敲進7檔電子股

台股今天震盪收低,下跌32.99點,外資賣超新台幣47.83億元,賣超前10名以金融股居多,有國泰金等4檔

3/20【早晨財經速解讀】聯準會暫緩縮表 本週FOMC出現變數?瑞銀併瑞信!巴菲特救市能終結銀行連環爆?

為遏止歐美金融業的信心危機,歐美金融監管機關上周末「加班」,安排由瑞士銀行(UBS)併購陷入困頓的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希望趕在周一(20日)金融市場開盤前敲定協議。知情人士透露,瑞銀與瑞信目前對價格意見分歧,瑞士當局正考慮把瑞信全部或部分收歸國有。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