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金(2883)明年獲利將大躍進 專家:因為100%認列中國人壽

YouTube頻道《投資伊森》發佈一則影音分享,金融股中,還是建議選以銀行為獲利主體的金融股;但如果是以壽險為主要獲利來源的金融股,建議你可以每天去看一下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的走勢,這對壽險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指標,像是開發金(2883)。
以下為影音內容:
五大金控總股東人數第一名 開發金(2883)
過去比較有資歷的投資人,應該都不太喜歡開發金,因為有段時間開發金的負面消息比較多,主要都是圍繞在開發金的前董事長劉泰金的身上,不過在劉泰金的時代結束後,它的路確實是有越走越廣,也成為多數台股投資人存股的選項之一。
根據上圖總股東人數最多的,竟然是開發金,人數來到85.6萬人,勝過中信金(2891)的53.1萬人,以及玉山金(2884)的52.2萬人。
由此可以知道,過去被醜聞纏身、被存股族嫌棄的開發金,如今已經成為存股族的新寵兒。
首選銀行股
如果想要存金融股,最好是選擇獲利來源以銀行業為主的金融公司,特別是那些美元放款佔比相對高的銀行股,因為在升息的環境下,將會更加吃香。
像是兆豐金(2886)、中信銀(2891)、玉山金(2884)、一銀(2892)等等,在美元放款中的比例都是偏高。
若是選擇以壽險為獲利主體的金融公司,也不是說不行,只是「心臟要夠大顆」;像之前潤泰雙雄的轉投資南山人壽的案例。
國內壽險業淨值有望回升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今年第二季有稍微回落,這對於國內的壽險業的淨值來說是個好消息。
因為大部分國內的壽險業者,會把收到的保費,拿到海外去投資債券,債券價格和債券殖利率是成反向的關係,也就是殖利率漲,債券價格就跌;殖利率如果跌,債券價格就漲(殖利率:指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
對於投資海外債券的壽險業來說,淨值就有機會回升,但是殖利率漲,雖然會讓債券價格下跌,但是相對也會有利於提升新資金的投資報酬率。
開發金(2883)
全名中華開發金融控股公司。
旗下有四大業務,扣掉開發金控本身,分別有中國人壽(中壽),所代表壽險的事業,第二則是凱基銀行,所代表是銀行業,第三是中華開發資本,所代表的是投資業務,最後一個則是凱基證券,所代表的就是證券業務。
開發金(2883)最賺錢的業務
開發金旗下的中國人壽,是國內最老牌的8家壽險之一,成立於1963年,距今長達將近60年的歷史。
中壽首次在台灣證交所上市掛牌是1995年,然而在2021年因為被開發金收購所以下市,等於在台股中有將近27年的歷史,並且中壽從2015年到2021年,連續17年是有獲利的。
開發金今年第一季的獲利總共是96.74億元,其中光是中壽就貢獻了80.86億元,凱基銀行和證券大約各自貢獻13.3億元左右。
壽險業是開發金主要的獲利貢獻,所以美國10年期公債的走勢是想要投資開發金的人,可以多加留意的參考指標。
另外,目前開發金對於併購是興致勃勃,特別是國內和東南亞的公司,在最近3-4年ROE表現中都有雙位數成長的公司,或許都會是開發金感到興趣的一個公司。
開發金(2883)近年股利配發紀錄
開發金有連續10年配發股利的紀錄,總共發了5.23元,在2021年的EPS為歷史新高來到2.34元,但是盈餘配發率只有42.7%,跟前幾年的63%與68%相比,算是低了不少。
不過單看現金股利的金額,開發金在2022年發的現金股利是1元,也是開發金歷史所發放最高的金額,而當初市場預估開發金只會發0.65-0.75元之間。
雖然現金股利1元讓股民失望,但是這1元的現金股利在當初是有超過市場預期的。
開發金百分之百認列中壽的獲利情況下,市場預估中壽今年可以貢獻開發金大月200億元以上的收益,相比去年中壽對開發金的獲利是134億元,對比之下的差距可說很驚人。
同時市場認為,開發金在2022年每股淨值大約會落在15.5元左右。
本文內容已獲 投資伊森 授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