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護盤 兩招出手
為避免投資人融資斷頭潮湧現、加重台股賣壓,金管會昨(14)日宣布兩大穩股措施,一、鼓勵企業實施庫藏股,以提振市場信心,二、今(15)日起放寬信用交易抵繳擔保品範圍,藉此降低斷頭潮,減緩大盤賣壓,實施期間則視市況而定。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說,從6月16日至今一個月,台股整戶擔保維持率都低於160%,認為這時點上做放寬抵繳擔保品範圍,給投資人寬容措施,可降低投資人財務壓力。據數據顯示,7月1日維持率僅剩152%是今年最低點。
官員說,因近月股市急跌又急漲,一旦急跌時被迫斷頭,將產生兩大現象,一是投資人損失擴大,二是不論是投資人「自斷」或是「被斷」,都是「斷在最低點」也會加重大盤賣壓。
金管會宣布,即日起放寬抵繳擔保品後,從目前擔保品範圍僅限股票、債券、黃金、台股基金等四大類以外,只要經證券商等授信機構同意,可以拿其他擔保品(例如不動產)做補繳融資自備款。
擔保品範圍更寬後,從積極面來看,投資人融資更方便,消極面則可避免融資斷頭。
據資料顯示,前一次放寬抵繳擔保品範圍是2020年3月19日疫情釀全球股災時,實施期間是近三個月,這次實施期間則未定,金管會將視市況而定。
國安基金在12日宣布護盤後,金管會兩天後也跟進採取措施。國庫署副署長顏春蘭昨說,國安基金進場與否,是綜合評估國內外政經等情勢,國內基本面仍好,但國際上則存在諸多不利因素,如美國CPI不樂觀、國際貨幣基金(IMF)下調全球經濟成長率,因此認為是進場時機,才做出護盤決策。
金管會則是觀察近月擔保維持率偏低,憂心加重台股賣壓,才跟進祭出鼓勵企業實施庫藏股的「做多」、和放寬抵繳擔保品「減賣壓」的第一階段穩股措施。
依照過往經驗,一旦台股後市跌幅加快、加深,金管會第二階段採行措施,將會步入「限空」,包括提高融券保證金成數、限制借券等,拉高放空成本、抑制賣壓;第三階段則更強力介入空方,包括禁止平盤下放空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