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衛星ETF 6月27日第一金投信首航募集
隨著俄烏戰爭打響,Space X占盡鋒頭,帶領投資人看見太空產業快步邁進,法人表示,在未來數十年內,太空產業的發展將是最重要的經濟和技術故事之一。
第一金投信太空衛星ETF基金(00910)擬任經理人牟宗堯以「ROCKET」闡述太空產業,不論近從衛星通訊、旅行,遠到採礦、移民,商機可長可久、大到難以想像,如果投資人想找到下一個新世代投資亮點,6月27日募集的第一金太空衛星ETF基金是航向宇宙的首航機票,一張只需1.5萬元,同時趁股市下殺打折時,趕緊下手!
關於太空產業的發展,牟宗堯以「ROCKET」來分析:
「Rising」升空:美中爭霸觸角從地球的各項先進技術打到太空,其他各國當然不落人後,相關預算每年有增無減,加上政策全面開放企業參與,尤其兩大首富馬斯克和貝佐斯火藥味十足的競爭,讓全球認知到太空產業不只是紙上談兵,已具可行性與未來性。
「Opportunity」商機:一向追求超額報酬的天使投資者、各大創投,理所當然嗅到了太空商機,如指標人物孫正義,透過願景基金投資英國衛星發射公司OneWeb 15億美元。統計2015至2021年太空產業股權累積投資金額已逾2,526億美元,較2014年翻了9倍。
「Know-how」技術: 火箭、衛星、通訊、AI等關鍵技術的進化,讓太空探索的成本迅速下降,獲利機會一併爆發,帶動更多新創公司加入。根據BryceTech統計,去年有超過300個太空新創投資案成立,在新人才、新技術、新資金的加入,讓太空衛星進入持續壯大發展的良性循環。
「Easy flight」技術:火箭是探索太空最重要的第一步,以往單趟成本動輒超過十億美元,現在可回收使用技術,已降至6000千萬美元,預估2~3年內降低至每趟千萬美元內,2040年時再壓縮至百萬美元。
「Travel」旅遊:依Northern Sky Research預估,2030年太空旅遊會走向高端化,年旅客上看3萬人,商機約230億美元,比去年預付的1.05億元,成長219倍。若費用降低至2~3萬美元,以一年國際旅遊15億人次的1%計算,商機上看3,000億美元,是另一個不可忽視的潛力市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