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海外投資 Q1賺3,897億
金管會統計,航運業今年首季在海外市場狂賺1,409億元、年增近1.08倍,占整體海外(含大陸)投資收益36%,逾三分之一,蟬聯海外市場最賺錢產業;大陸市場則以半導體業首季賺145億元最多、年增56%。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首季企業在大陸投資收益938億元,即便仍創近十年來獲利次高,但已從去年同期1,075億元獲利高點反轉走低,較去年同期衰退12.7%,似乎企業在大陸獲利已開始走下坡。
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解釋,企業在大陸首季獲利衰退,主因塑膠、水泥及橡膠工業等,受原物料價格上漲影響所致。就首季來看,企業在大陸獲利仍是近十年次高,趨勢上看並未衰退,後續仍需持續觀察。
據證期局數據顯示,雖塑膠、水泥和橡膠三大產業衰退,但如半導體、電子零組件、光電業在大陸收益仍持續成長。
企業在大陸收益下滑,在海外投資收益依舊大豐收。金管會統計,今年首季海外投資收益2,95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續創近十年同期新高,主因航運、半導體及電子零組件等三大產業獲利大增所致。
蔡麗玲說,這三大產業大賺,主因是貨櫃運價上漲、晶圓等產品需求增加所致。其中最賺產業是航運業,首季航運業海外投資賺1,409億元,年增1.1倍居冠;其次是電子零組件,首季賺394億元,年增4.5%;第三是半導體業賺294億元,年增20%。
市場關心,今年首季出現企業在大陸收益下滑、但海外收益續創新高,是否是台商調整產業鏈,供應鏈從大陸移轉的結果?蔡麗玲說,若只看大陸和海外收益狀況變化,還看不到很顯著情況,畢竟企業在大陸收益還是增加的趨勢,也沒有特別衰退,後續須持續觀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