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業外豐收族 放閃

第1季財報公布最後倒數,財報效應邁入最高潮,南亞(1303)、台塑、長榮、台達電、中鋼、台泥、日月光投控等,業外收益均逾5億元,這些企業本業穩定、業外收益佳,財務槓桿操作耀眼。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指出,今年首季財報下周一(16日)將全數出爐,台股短線聚焦在季報效應,而上市櫃公司季報中的業外收入來源,包括有轉投資公司獲利或股利挹注、賣土地資產獲利、賣轉投資公司股票收益、利息收入、或出售智慧財產利得等。
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有少數不肖公司會利用業外收支項目,來進行「假出貨、做假帳」的手法,以美化帳面,在財報即將全數出爐之際,投資人應多加留意。
黃文清認為,觀察目前已出爐的首季財報中,業外收益較佳的公司,集團股仍占不少,主因在於各集團旗下事業體之間的交叉持股現象普遍,一旦財務操作良好,往往可能低買、高賣股票,自然可以獲取豐厚報酬。
根據統計,截至昨(12)日,台股所有上市櫃公司中,在今年首季的業外收益部分,以南亞65.9億元、台塑63.94億元、長榮25.74億元等,較為耀眼。可成、聯電、台達電、中鋼、台泥、億豐、華新、中天、瑞儀、合一、統一、日月光投控等,首季業外收益也都在5億元以上。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表示,投資人在觀察業外收益表現的同時,最好還是要搭配選擇第1季財報高獲利,且獲利主要來自本業,或本業營運具有轉機題材的族群。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