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增發股息潛力股 市場聚焦

股東會旺季登場,由於不少公司去年都大賺錢,使得今年股東會上公司宣布加發股利的可看性大增,具調高現金股利實力的裕民、南亞科等公司,將是千萬小股民寄望「小確幸」的聚焦點。
根據統計,今年股利配發率低於過往三年平均水準,去年自由現金流量又大於前一年度,現金與約當現金的總額超過三個月(大於今年第1季營收),意味有加發現金股利實力的公司,過去法人也著墨的個股,包括裕民、玉山金、第一金、鈺德、京城銀等18家。
去年隨半導體、海運等產業市況大幅翻轉,台積電、聯發科、長榮、陽明、聯詠等高達360家上市櫃公司每股稅後純益(EPS)創下歷史新高,整體獲利也交出4.3兆元的歷史新紀錄,許多公司大股東也決定股利大手筆發放,像是長榮、陽明都有破紀錄的現金股利水準,但也有公司考量俄烏戰爭後續影響、擴廠等資本支出而產生現金需求等因素,股利相對保守。
正是如此,預計今年股東會上公司經營階層與小股東的「股利爭奪戰」將更具可看性,而且通常是獲得通過增發,股價會跟著直線拉升,但上市公司財務主管透露,可不可以增發股利是一回事,有沒有能力增則是另一回事。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周建宏分析,決定能否增發股利,主要是考量公司手中有無足夠的現金,若是沒有足夠的可以自行運用資金、就算小股東聲音再大也沒用;所謂可以自行運用的現金,在IFRS會計制度上,就是指自由現金流量(FCF),其主要是依賴公司營運所產生可自行運用的現金、而非折舊等帳目的現金流入。
另外,基於穩健的原則,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認為,至少手中的現金與約當現金需預留三個月的準備,像是支應購料、員工薪資等固定與變動支出,簡單來說,就是手中擁有三個月營收的資金準備、以因應突發事件衝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