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技廠法說 本周焦點

本周台股重要科技廠法說會聚焦IC設計廠原相(3227)與致新,以及光寶科與中光電,預期均將釋出值得期的營運展望。
電源管理IC廠致新已公布1月合併營收為8.14億元,月增8.9%、年增0.7%,達歷年同期新高。由於市場對電源管理IC的需求依然強勁,外界預期致新本季表現應當可維持高檔水準,有機會繳出達歷年同期新高的表現。
致新明(14)日舉行法說會,去年營收94.15億元,年增27.1%,續創歷史新高,市場預期,該公司今年營收有機會持續以雙位數成長,挑戰年度營收首度超越百億元大關。該公司去年前三季每股純益為(EPS)18.66元,估計將可首度賺進超過兩個股本。
感測IC廠原相則在15日召開法說,該公司元月合併營收為4.85億元,月減0.2%、年減35.8%。該公司去年業績續創新高,合併營收為88億元,年增8%,累計去年前三季淨利為14.15億元,年增逾四成,EPS為10.2元。
光寶科也於明日召開線上法說會,公布去年營運成果。光寶科去年第4季營收445.7億元,季增6.5%,為九季來高點,由於去年前三季EPS達4.9元,已是歷史新高,外界看好去年全年EPS達6元以上。
光寶科上季因缺料導致訂單遞延出貨,來自車用電子及雲端運算等出貨明顯增長,預期在營收規模放大下,加上產品組合優化,單季毛利率有望突破20%大關,改寫新猷。
光寶科總經理邱森彬日前表示,今年整體營運變數很多,但他仍看好雲端運算及汽車領域等核心競爭力成長動能強勁,尤其在電動車市場蓬勃需求帶動下,車充產品將翻倍增長。
中光電15日舉行第4季線上法人說明會,公布去年第4季及全年財報,並說明2022年第1季的營運展望。包括今年是否仍有缺料、缺工等供應鏈長短料問題,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中光電去年合併營收為498.33億元,年增17%,來到近三年新高,累計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15.04億元,年增32%,前三季EPS 3.77元,若以減資後期末股數計算的EPS則為3.85元。
中光電今年元月合併營收44.38億元,月減16%,年增35%。展望2月,估計影像產品出貨月增逾三成,節能產品則月減一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